哪“三驾马车”助力我国经济持续回暖?
2021-11-16 08:35:43 来源: 文汇报

“我国经济持续恢复的态势没有改变,积极因素在累积增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昨天举行10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表示,从10月份看,中国消费恢复韧性继续显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0454亿元,同比增长4.9%,增速比上月加快0.5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回升。前10个月,制造业投资两年平均增长3.8%,我国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2.2%, “三驾马车”运行稳健,助力经济持续回暖。

居民购物需求持续释放

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1.5%,其中食品价格下降2.4%。基本消费品生产稳定增长,销售势头较好。10月份,规模以上的消费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比上月加快1.4个百分点,其中食品制造业增加值加快4个百分点。

从10月份情况看,我国的消费恢复韧性继续显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9%,增速比上月加快0.5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回升。

随着经济恢复,居民购物需求持续释放。10月份,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5.2%,比上月加快0.7个百分点,也是连续两个月加快。

市场供应能力较强,居民基本生活消费得到保障。10月份,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饮料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9.9%和8.8%,均保持较快增长。同时,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升级类消费发展向好。10月份,限额以上单位中的通讯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34.8%和11.5%。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渗透,网络购物、线上消费快速发展,提升了消费便利性,也带动消费规模的扩大。前10个月,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4.6%,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23.7%。

付凌晖称,这些表明中国消费市场韧性充足,消费规模扩大,消费结构升级,消费模式创新的发展态势没有改变。 “随着经济恢复、就业扩大、居民收入增加,以及社会保障逐步完善,消费增长仍具有较好支撑。”

高水平开放红利继续显现

在全球疫情反复的情况下,世界经济整体上在复苏,但供应链产业链运行依然不畅。在这个时期,中国国内生产保持总体稳定,有效填补了全球供需的缺口。前10个月,我国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2.2%,其中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增长达23%。前9个月,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19.6%,同时外贸新业态快速发展,也将助力对外经贸合作。我国坚定维护多边主义,积极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提升,成效将不断显现。

付凌晖分析,我国进出口保持较快增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因素:一是我国的产业体系完整,生产恢复较好,供给能力较强,为进出口保持较快增长奠定了较好基础。二是世界经济整体复苏,海外需求在增加,加上圣诞季购物持续增长,从制造业PMI(采购经理人指数)中的新出口订单指数看,10月份的新出口订单指数比上月回升0.4个百分点。三是稳外贸政策在持续发力,外贸新业态的发展持续活跃。根据前9个月的情况来看,跨境电商进出口保持快速增长,增速超过20%。

“在全球疫情发展的状况下,中国疫苗和相关防疫物资的出口都保持较快增长,这些也在一定程度上带来贸易顺差的扩大。”付凌晖表示,由于我国产业升级发展、创新能力提升,因此,满足国内外新需求的能力也在提高。

高技术产业投资增势良好

产业升级发展、民生投入增加、“十四五”重大工程项目开工建设,都有利于支撑投资增长。前10个月,制造业投资两年平均增长3.8%,比1-9月份加快0.5个百分点。10月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7%,比上月加快0.7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投资两年平均增长16.5%。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14.8%,明显快于服务业生产指数的增速。智能低碳产品增势良好,10月份,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27.9%和12.3%。

消费投资结构继续改善。10月份,限额以上单位金银珠宝、文化办公用品等升级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2.6%和11.5%。高技术产业和民生领域投资较快增长,1-10月份,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7.3%,教育和卫生投资分别增长10.1%和28.9%。同时,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项目建设,也有利于扩大投资规模。前10个月,民间投资两年平均增长3.8%,比1-9月份加快0.1个百分点。

付凌晖称,这些情况表明,我国经济持续恢复的态势没有改变,积极因素在累积增长。但也要看到,国际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国内经济恢复仍存在制约,企业成本上升压力加大。下阶段,要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强化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确保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祝越)

责任编辑: 梅长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