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李颖超
零利率的谣言看似有合理的滋生土壤。因为在当前全球新的经济增长点仍不明朗的情况下,利率下行趋势较为明朗。
单看所谓零利率,背后成因其实是经济发展到需要极致的货币刺激手段,即存款不给利息的同时,也就意味着贷款不要利息,而这正是监管当局希望能够促进投资的反映。
从我国货币政策来看,央行对降准是十分谨慎的,市场热议的降息目前也并没有迎来实质性落地,因此现在就谈零利率为实过早。但此次“谣言”一出,还是引发市场不小的讨论,这背后或许与近两日出现的变相降息降准有所关联。
一方面,央行于8日晚间正式宣布,针对碳达峰、碳中和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即符合要求的项目中可以用1.75%的利率进行贷款,而当前的一年期MLF是2.95%,这样的优惠力度也被市场解读为针对碳减排的宽松行为。
另一方面,有一种看法是,当前我国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降准的宏观条件,但央行是否会进一步降准实在难以预测。现在商品价格有所回温,短端利率下降,而房地产市场仍见低迷,融资端表现也不尽如人意。层层因素叠加下,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
据此,零利率传闻的出现也就不难理解,这或许是市场在猜测央行实施下一步动作的内容、时间与幅度。不过,一下子切入到零利率实在夸张。假使出现这种情况,首先迎来的将会是各种资产价格的暴涨。
实际上,早在2019年11月,也有“各国即将迎来零利率时代”的类似谣言弥漫于市场。彼时,海内外正处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发酵阶段,宏观经济也面临着不确定性。在对经济前景普遍悲观的渲染下,包括欧元区主要经济体的多个国家以及日本等纷纷实行零利率,甚至是负利率。
对比来看,外资银行更多只会传出实行零利率或者负利率的阵阵风声,根本的目的是想让老百姓手中的钱“动”起来。
利率的调节,是国家根据宏观层面对市场经济的一种预期表现,同时也是货币政策之一,影响其调节方向的因素也较为复杂,考虑的因素也较多,比如货币量、物价水平、通货膨胀,以及刺激居民消费的需求等。归根结底,其目的都离不开刺激经济消费。长期来看,全球经济增长大概率下行,更深一步探究,这与社会的科技发展有关——当下除非出现大的科技突破与生产资料方面的突破,否则经济增长是面临极限的。
当前,受美联储印钞票、国际汇率浮动大等问题影响,市面上的钱该何去何从也令各国央行头疼。这些钱不能一下子投放市场,否则会引发货币贬值。但是,如果老百姓把钱握在手里不动,那么市场上的流动资金变少,不利于反哺经济。

- 狼的精神是什么?《狼道》金句有哪些?狼的精神经典十六字是如下:一、发愤图强:狼不会为了庄严,...
- 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世界上最小的内陆国?所谓的内陆国,又称陆锁国,指的是没有海岸线的国家,亦即被...
- 大贝尔桥是哪个国家的?布鲁塞尔是哪个国家的城市?1、大贝尔特桥位于丹麦;2、大贝尔特桥是一座连接丹麦西兰岛和...
- 我国第一艘航母是用什么省的名称命名的?我国第一艘蒸汽机轮船是什么号?我国第一艘航母是用辽宁省的名称命名的。为辽宁舰,舷号16,...
- 三江指的是哪三江?三江源头的发源地在哪里?三江是指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并流是指三江都发源于青藏高...
- 什么是股票发行市场?发行市场和交易市场的区别?
2023-04-10 14:53:09
- 深市新股首日涨停规则?新股的涨幅为何是44%?
2023-03-20 14:21:02
- 北向资金从哪里看?北向资金看什么指标?
2023-03-10 11:12:33
- 场内基金和场外基金的区别?散户买ETF最大的优点?
2023-03-06 16:55:46
- 股票成交量多少最好?股票成交量小说明什么?
2023-03-02 16:2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