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达股份拟112亿元投建光伏电池项目 资金来源成扩产关键
2021-12-24 21:05:47 来源: 证券时报·e公司

今年以来,持续转型光伏业务的钧达股份(002865)计划投资112亿元扩建光伏电池产能。根据公司12月24日晚间的公告,新项目将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产能8GW,将在符合开工条件后1个月内开工建设,12个月内达产。 

不过,如何解决项目投资的资金来源将是钧达股份面临的关键问题。截至今年三季度末,钧达股份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10.46亿元,账上货币资金仅有5956万元。公司表示,项目投资资金来源为公司自有或自筹资金,政府代建也将相应减轻公司前期资金投资压力。

百亿元投建光伏电池项目

12月24日,钧达股份控股子公司捷泰科技与安徽来安汊河经开区管委会签署了《高效太阳能电池片生产基地项目投资合作协议》,计划总投资约112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约70亿元,建设16GW高效太阳能电池片项目。

钧达股份表示,此举是为持续推进公司的总体发展战略,进一步完善公司业务布局,扩大业务规模,满足公司未来经营扩张所需的产能,充分利用安徽省的产业集群区位优势。

按照规划,项目将分二期实施,其中,一期8GW,计划总投资约56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约35亿元,计划用地约400亩;二期计划总投资约56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约35亿元,计划用地约300亩。

钧达股份表示,一期项目建设内容包括生产设备、基建、厂房、辅助设施和员工宿舍等,二期建设内容参照一期执行,建设时间另行商定。进度方面,一期项目实行统一规划,一次性实施,在上述协议签订且符合开工条件1个月内开工建设,6-8个月内竣工投产,12个月内达产。

根据测算,一期项目达产后,按现有市场价格计算,该项目达产后第一年、第二年产值不低于90亿元,第三年年产值不低于80亿元。第一年至第五年年均产量不低于8GW,年均税收2.5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项目采取政府代建方式,根据双方签署的协议,来安汊河经开区管委会负责按照捷泰科技提供的图纸建设厂房及其他配套设施,并免费租赁给后者使用6年。第七年至第九年,捷泰科技每年回购来安汊河经开区管委会建设内容总额不低于25%,第十年一次性回购完毕。

另外,捷泰科技注册的新公司须向来安汊河经开区管委会所在地基层税务机关申报纳税,且经营期限不少于15年;新设项目公司还应由捷泰科技全资或控股。

今年以来持续转型

谈及上述投资目的,钧达股份表示,如本次高效太阳能电池片基地项目顺利推进,将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公司业务的布局,扩大业务规模,满足公司未来经营扩张所需的产能,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公司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钧达股份主营业务为汽车塑料内外饰件的生产与销售,受海外贸易摩擦等因素影响,公司主业面临一定下行压力。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钧达股份转型持续落地,收购光伏资产就是重要方向。6月底,钧达股份筹划竞买捷泰科技47.35%股权,后者转让底价为13.31亿元。

事实上,除了产权竞买以外,钧达股份还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受让上饶展宏持有的捷泰科技3.65%股权。今年9月底,捷泰科技股权过户的工商登记手续办理完毕,钧达股份合计持有捷泰科技51%股权,捷泰科技成为钧达股份的控股子公司。

上述交易中,钧达股份还与上饶展宏签署了《业绩补偿协议》,上饶展宏承诺,捷泰科技2021年度、2022年度、2023年度实现的经审计扣非净利润分别不低于2.1亿元 、2.7亿元、3.1亿元,累计实现净利润不低于7.9亿元。

根据此前披露的信息,捷泰科技主营业务为太阳能光伏电池的生产制造,公司产能规模在A股上市的独立电池厂商中仅次于通威股份和爱旭股份。目前,光伏电池年产能约8.2GW,今年上半年,捷泰科技年产5GW新一代大尺寸高效单晶电池片生产线投产。

不过,对于钧达股份而言,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净利润亏损超过8000万元,第三季度末,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10.46亿元,账上货币资金仅有5956万元,面对投资金额超过百亿元的项目,公司将如何解决资金来源问题值得关注。

对此,钧达股份表示,上述项目投资资金来源为公司自有或自筹资金;该项目投资较大,公司将根据战略发展规划和实际情况分期实施,政府代建的条款将相应减轻公司前期资金投资压力。公司称,项目尚处于筹备阶段,不会对公司本年度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造成重大影响。

责任编辑: 梅长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