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亮股份推进新能源锂电材料布局 5万吨高性能锂电铜箔产能将于一季度全部投产
2023-02-17 21:13:20 来源: 全景网

海亮股份(002203)2月17日在互动易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年产15万吨高性能铜箔材料项目一期5万吨高性能锂电铜箔产能将于一季度全部投产

在此前的机构调研中,海亮股份表示,公司持续推进年产15万吨高性能铜箔材料1期项目(年产5万吨)的建设,并于2022年6月14日(正式开工半年内)实现首条生产线试产,目前公司已具备4.5μm、6μm、8μm锂电铜箔的量产能力,陆续向下游客户送样,并已取得订单。与此同时,项目数字化建设与产能建设同步推进,正进行DCS、MES和ER等数字化方案的应用。

目前,公司已设立新能源材料研究院,开展材料、工艺与装备、数字化及绿色制造等方向的研发创新工作,启动了复合集流体、高效溶铜、大数据关联分析等项目的研发,聘请了两位院士分别作为首席顾问和首席科学家,现已形成“院士专家博硕研究员”的专业化人才梯队,拥有双一流高校硕博背景青年人才20余人。公司与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西安泰金工业电化学技术有限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开展有色材料智能制造、新能源材料研究、铜箔装备制造等方面的合作。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从下游需求端来看,锂电池市场容量很大、增长也很快,头部锂电池企业产能规划已超3TWh,高工锂电预计2025全球需求超2TWh。铜箔行业也在积极扩产,但同时也受到设备、资金、人才、设备调试与良率提升周期等因素的制约。公司预计2023-2024年铜箔行业新增供给将有所释放。考虑供需两侧及自身资源禀赋,公司对未来整体市场容量与加工费、企业盈利能力还是有一定信心。海亮铜箔业务当前规划产能15万吨/年,定位于发展成为行业头部,希望能成为行业内有影响力的领先企业,在铜箔乃至新能源锂电材料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海亮股份一直致力于加速新能源材料、新型合金材料等产品的研发,推动公司产品结构升级。公司一方面围绕金属加工领域的新型材料合金化、短流程智能制备技术与装备、绿色低碳技术、数字孪生仿真设计技术、信息化和智能化深度融合技术等展开研究;一方面建立了以“产品研究”、“工艺优化”、“装备改进”、“数字化应用”以及“绿色制造技术”等为核心的新能源材料研发技术体系,形成高性能锂电铜箔产品开发、PET复合铜箔等核心技术。

目前,公司核心业务主要分为三大系列(铜管、铜棒和管件;铝型材;导电异型材)、八大主导产品(铜合金管、制冷用空调管、无缝铜水(气)管、精密铜棒、管件、微通道铝扁管、铝型材、铜排)。公司在浙江、上海、安徽、广东台山、广东中山、越南、泰国、重庆、成都、山东、甘肃、美国、德国柏林、德国门登、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亚洲、美洲、欧洲地区拥有二十一大生产基地,在国内外积累了大批优质稳定的客户,与124个国家或地区的8千多家客户建立了长期业务关系,与多家行业品牌企业成为战略合作伙伴。近年来,公司在稳固现有空调制冷行业等传统优势应用领域的基础上,顺应市场需求,积极研发新产品、拓宽应用领域,铜管产品已进入新能源汽车、5G通信、半导体、风电等新兴行业产业链,增强盈利能力和发展潜力。

数据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铜及铜合金等有色金属加工产品销售数量67万吨;实现营业收入573.55亿元,同比增长16.0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33亿元,同比增长1.17%。

在新能源战略和双碳目标等大的政策背景下,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提升,从而带动新能源材料行业蓬勃发展。据相关产业研究机构预测,全球新能源车在2025年将达到2600万辆销量,带动锂电池出货达到2.1TWh,叠加储能需求,锂电池出货预计在2025年达到1.5TWh,对应的锂电铜箔需求约129万吨。即在新能源战略顺利实施的大背景下,锂电铜箔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会处于供需两旺的行情中。

随着国内与全球的产业与能源转型,海亮股份产品的应用领域出现新的市场与增量。2022年上半年,太阳能光伏逆变器、空气能热泵、烘干机、热管散热器、燃气壁挂炉、半导体靶材、储能温控等部分下游行业市场显现出明显增长趋势,公司对应相关市场的产品销量较去年同期增加超30%。此外,应用于激光自动焊接机器人、数据中心和服务器的散热器,以及新能源汽车散热器等新兴领域的产品得到进一步地开发与推广。

国金证券认为,海亮股份为铜管全球头部,产销稳步增长。公司主营铜加工业务,近五年铜产品销量复合增速达15.4%。其中铜管为主要产品,2021年销量占铜加工业务比重达到68%。公司已成为全球铜管头部。

目前,公司已切入锂电铜箔,开启第二成长曲线。锂电铜箔用于锂电池负极集流体,市场测算得2022-2025年全球需求复合增速约27%。公司计划建设15万吨铜箔产能,截至当前一期一步1.25万吨产能已投产,实现4.5-8微米铜箔的规模量产。公司已与国内主流下游电池客户建立业务联系,加快推进产品认证及导入工作。

责任编辑: 梅长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