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有喝藿香正气水止痛的习惯,虽然说明书上有注明藿香正气水含有酒精,但没留意过,以为会没事。”据3月13日《法治日报》报道,广东省广州市一男子服用藿香正气水后驾车,在某国道上行驶时碰撞防护墙,后被执勤交警查获。经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该男子承担此次事故的全部责任。经鉴定,从其血液中检出乙醇酒精成分,含量为167.7毫克/100毫升。据此,其被定为醉驾并被判处拘役1个月,罚款3000元。
未喝酒却被认定为醉驾,不少人对这样的判罚不解,认为藿香正气水里的酒精不能算作是“酒”,不少食品药品中也含有酒精成分,比如此前多地都曾发生驾驶人在食用蛋糕、巧克力、榴莲等食物后,被检测出“酒驾”的情况。
其实,因吃某些东西而“被酒驾”,当事人一般稍待休息或用清水漱口后再测,相关数值就会正常,而且通过更精准的血液检测也能确定酒精含量不会达到酒驾标准。而上述报道中的男子在驾驶当天喝了6支共计180毫升藿香正气水,该药品说明书显示酒精含量为40%至50%。因而,大量服用后会出现与饮酒一样的行动迟缓、反应滞后等生理反应,在这种情况下驾车显然很危险。
所以,这中间其实涉及一个对“酒”的认定和理解的问题。根据我国刑法对危险驾驶罪的规定,对“酒”的认定,并不作主动或者被动摄入的区分,也不局限于白酒、啤酒等人们通常理解的“酒水”。大量饮用、服用含酒精成分的药品、食品后,如果达到了生理性醉酒的情形而后驾驶,同样可能会被定罪。
同时,危险驾驶罪的认定并不以造成实际危害后果为前提。因为一旦实施危险驾驶行为,就会对公共安全构成一定威胁,而只要相关行为产生公共安全风险,就符合了相关犯罪的构成条件。
当然,酒驾认定也有科学、严格的标准。如口呼、血检等检验结果应相互印证,生理、物理标准之间要互相支撑。目的就是为了在最大程度上保护公共安全的同时,维护相关当事人的合法权利。
应该注意的是,除了酒驾,“药驾”的危害性同样不容小觑。世界卫生组织列出了包括抗过敏、抗抑郁、抗高血压等7大类在服用后可能影响安全驾驶的药品,认为在服用这些药品后应禁驾,因为从药理学角度看,这些药物对神经系统的影响强度超过了酒精。但目前相关法律法规对于“药驾”缺少规定,不少人对其危害性的认知还不够。
酒驾、“药驾”等行为的危险性必须引起足够重视。相关部门应加强引导和普法,让公众走出认知误区,对相关法律规定有更准确、全面的认识,从而约束自己的行为,共同保障出行安全和公共安全。

- 开曼群岛属于哪个洲?开曼群岛是一个国家吗?开曼群岛属于北美洲。开曼群岛是英国在美洲西加勒比群岛的一...
- 狼的精神是什么?《狼道》金句有哪些?狼的精神经典十六字是如下:一、发愤图强:狼不会为了庄严,...
- 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世界上最小的内陆国?所谓的内陆国,又称陆锁国,指的是没有海岸线的国家,亦即被...
- 大贝尔桥是哪个国家的?布鲁塞尔是哪个国家的城市?1、大贝尔特桥位于丹麦;2、大贝尔特桥是一座连接丹麦西兰岛和...
- 我国第一艘航母是用什么省的名称命名的?我国第一艘蒸汽机轮船是什么号?我国第一艘航母是用辽宁省的名称命名的。为辽宁舰,舷号16,...
- atr是什么意思?ATR指标在股票里怎么用?
2023-04-17 17:00:07
- 信托产品收益率是多少?信托为什么收益那么高?
2023-04-13 14:35:27
- 什么是股票发行市场?发行市场和交易市场的区别?
2023-04-10 14:53:09
- 深市新股首日涨停规则?新股的涨幅为何是44%?
2023-03-20 14:21:02
- 北向资金从哪里看?北向资金看什么指标?
2023-03-10 11: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