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的一位本科同学在工作两年后决定考研,身边的一位亲戚也向我咨询自家大三学英语的孩子是否应该考研。一时间,似乎越来越多的人都要跻身考研这条赛道:应届生、复读生、在职工作者……
与之对应的数据也显示,今年考研人数为457万,考生数量、增长幅度均创下历史新高,相关的网络话题更是频频引发热议和讨论。
考研怎么就成了读书研究、求职工作的“优解”?
最近,我采访了几位考研学子,试图了解其中原因。其中一位考生让我印象深刻,今年落榜后的她毅然决定“三战”,她认为“优秀意味着读研,不读研意味着没有出路”。
这回答令我震惊,也让我深深觉得,面对“考研热”需要一些冷思考——考研,不应是一场跟风之战。
首先,诸多人选择考研,似乎并未充分意识到其残酷性。数据显示,近4年来,我国硕士研究生考试的平均录取率为28.9%。今年全国研究生计划招生约110万,这意味着将有超过300万人落榜。不同于教师资格证等基础性考试,考研是一项激烈的竞争性考试,固定的、有限的招录名额决定了其较高的淘汰率,而这也意味着,大量考生必须面对即便花费巨大时间和努力仍旧失败的结果。而除了努力,考研往往还要有运气的加持。如此巨大的消耗、如此不确定的结果,每一个选择考研的人是否真的意识到了?
其次,选择考研的目的是什么,应该想清楚。研究生的设立是为了筛选并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从1978年考研和高考同时恢复以来,研究生招录和考试已经持续了40多年,第一届考研的63500人中有10708多人被录取,如今这些人大多已是科技、工业、文化事业的翘楚。那么,当下,如此之多的人选择考研,究竟是为了什么?或许也有要立志潜心学术研究的人,但更多的人往往是出于现实需求,即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有专家指出,现在的考研已经成为社会竞争与筛选的前置条件。
增强竞争力,追求更好的发展空间,无可厚非。但令人担心的是,在庞大的考研队伍中恐怕有不少学生是既无学术理想,也无职业规划的——考研就是为了暂时逃避就业。这种状态下,考研、读研看似是一种解决之道,其实不过是“缓兵之计”。
跟风考研背后的逻辑是,大家对自身定位不够清晰,对自己核心竞争力的认知比较迷茫。这种竞争力包括学历但更包括能力。简单来说,是能够在社会上安身立命的“一技之长”。这种核心竞争力需要建立在认清现状的基础上,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确立目标后再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
采访中,一名正在求职的研究生的经历颇引人思考。他的专业是编导,在求职时,相比学历,多家面试单位似乎更看重他是否拍过作品,而他认为自己既没本科生年轻的优势,也没拿得出手的作品,于是陷入了尴尬。
怎样跳出盲目跟风的考研怪圈?不妨先问问自己,自身性格、能力是否适合考研?未来发展是否需要考研?诸如法学、医学、环境科学等以理论基础为核心的专业,学历即首要筛选条件,不读研很难获得充足的发展空间,那就全力去考;而一些更倾向实操性的技能型专业,比如新闻、表演等需要用作品和实践经历积累能力、厚度的专业,即便不考研也可以拥有更多更优的选择空间。
人生的考场,不止考研。认清自己、积累自己、强大自己,才是走稳人生这条路的“法宝”。

- 开曼群岛属于哪个洲?开曼群岛是一个国家吗?开曼群岛属于北美洲。开曼群岛是英国在美洲西加勒比群岛的一...
- 狼的精神是什么?《狼道》金句有哪些?狼的精神经典十六字是如下:一、发愤图强:狼不会为了庄严,...
- 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世界上最小的内陆国?所谓的内陆国,又称陆锁国,指的是没有海岸线的国家,亦即被...
- 大贝尔桥是哪个国家的?布鲁塞尔是哪个国家的城市?1、大贝尔特桥位于丹麦;2、大贝尔特桥是一座连接丹麦西兰岛和...
- 我国第一艘航母是用什么省的名称命名的?我国第一艘蒸汽机轮船是什么号?我国第一艘航母是用辽宁省的名称命名的。为辽宁舰,舷号16,...
- atr是什么意思?ATR指标在股票里怎么用?
2023-04-17 17:00:07
- 信托产品收益率是多少?信托为什么收益那么高?
2023-04-13 14:35:27
- 什么是股票发行市场?发行市场和交易市场的区别?
2023-04-10 14:53:09
- 深市新股首日涨停规则?新股的涨幅为何是44%?
2023-03-20 14:21:02
- 北向资金从哪里看?北向资金看什么指标?
2023-03-10 11: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