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特殊的一年,在世界多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交织影响下,健康成为所有人不得不面对的生活命题。3月29日,丁香医生发布《2022国民健康洞察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基于60420个样本在健康观念、健康行为、健康消费习惯等多维度的数据洞察,将“稳住”提炼为2021年国民健康关键词,对2021年国民健康状态做出了回望与总结。
这份《报告》客观分析了疫情期间民众的心理和行为改变,以及这些改变对于健康造成的实际影响。《报告》指出,对于疫情这个不确定性的健康影响因素,人们的信心最宝贵。事实也的确如此,回顾过去一年,“稳住”成为所有人生活的底色,在健康方面“求稳”,是疫情影响之下的普遍心态。
从《报告》中可以看出,民众的健康观念与健康状况,都出现了一些可喜变化。疫情威胁健康,民众就更加珍惜健康,各种健康产品热卖,购买健康保险的人也增多,民众普遍养成了戴口罩、勤洗手、不聚集等良好生活习惯。此外,民众对于疫苗的重要性也大幅提升,过去经常受到冷遇的疫苗如流感疫苗等,也都成为“抢手货”。不仅如此,一些比较生僻的医学术语,如核酸检测、抗原检测、群体免疫等,都变成了民众耳熟能详的日常用语,民众的健康素养明显提升。显然,要想“稳住”身心健康,这些积极变化都应该持续保持下去。
与此同时,疫情给健康也带来一些消极影响。除了染上疫情会直接影响健康之外,其它一些间接影响也不可忽视。《报告》显示,2021年人们平均存在4.8个健康困扰,排在TOP3的分别是情绪、身材和皮肤问题。随着绝大多数人的外出活动减少、“宅”在室内的时间增加,与2021年相比,身材焦虑首次超过了皮肤困扰。而受眼睛问题困扰的人数比例则达到31%,升高趋势明显。因此,要想“稳住”身心健康,这些不利于健康的影响因素应尽量克服和消除,尤需重视的是,在各种健康困扰中,焦虑、抑郁等情绪困扰依然稳居第一。情感、职场、家庭等社会现实压力,持续扰乱着人们紧绷的神经。在维护心理健康方面,除了个人需要重视心理问题、做维护自身心理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之外,社会化的服务如心理咨询等,也必不可少。
在疫情形势依然复杂严峻的当前,该“稳住”的不止是个人的身心健康,而且还有对待疫情的态度。可以说,“稳住”对待疫情的态度,应该作为“稳住”身心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社会上存在厌战情绪、“躺平”思想,可一旦如此,前期努力就会白费。此前艰难的日子都走过来了,何妨再作一些努力和牺牲,“稳住”防疫的初心不变,静待疫情演变,适时再作调整,是最理性和划算的选择。

- 开曼群岛属于哪个洲?开曼群岛是一个国家吗?开曼群岛属于北美洲。开曼群岛是英国在美洲西加勒比群岛的一...
- 狼的精神是什么?《狼道》金句有哪些?狼的精神经典十六字是如下:一、发愤图强:狼不会为了庄严,...
- 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世界上最小的内陆国?所谓的内陆国,又称陆锁国,指的是没有海岸线的国家,亦即被...
- 大贝尔桥是哪个国家的?布鲁塞尔是哪个国家的城市?1、大贝尔特桥位于丹麦;2、大贝尔特桥是一座连接丹麦西兰岛和...
- 我国第一艘航母是用什么省的名称命名的?我国第一艘蒸汽机轮船是什么号?我国第一艘航母是用辽宁省的名称命名的。为辽宁舰,舷号16,...
- atr是什么意思?ATR指标在股票里怎么用?
2023-04-17 17:00:07
- 信托产品收益率是多少?信托为什么收益那么高?
2023-04-13 14:35:27
- 什么是股票发行市场?发行市场和交易市场的区别?
2023-04-10 14:53:09
- 深市新股首日涨停规则?新股的涨幅为何是44%?
2023-03-20 14:21:02
- 北向资金从哪里看?北向资金看什么指标?
2023-03-10 11: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