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和传承
是一种播种
在不远的未来
红色的种子将深植每个人心底
涵养我们精神的原野
临近清明,吉林珲春大荒沟村的春风还夹带着一丝寒意。像过去43年的很多天一样,义务守陵员刘国信早早起床,从家赶往十三烈士陵园。
老人今年69岁,曾是一名军人,听着革命故事长大。年轻时参加过海城地震、唐山地震的抗震救灾。1977年4月,退伍回到家乡当天,刘国信第一时间来到了陵园。见过生死,也经历了生死,他开始理解为什么英烈会勇敢地面对牺牲。
1979年,刘国信成为大荒沟村党支部书记。也是从这年开始,他成为一名义务守陵员。
为了纪念13位烈士,陵园的台阶设计为13级,园内的烈士纪念碑有13米高,用每一个细节怀念英雄。国家有了新政策,刘国信会站在墓前“汇报”;干完活休息的时候,还和烈士们“说说话”。
他要告诉烈士们这里的山山水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要把烈士们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2004年,珲春市决定在大荒沟抗战遗址修建纪念设施。刘国信又是查阅历史资料,又是找人帮忙,协助市里建起了纪念十三位烈士的历史展览馆。因为难以割舍,他主动申请成为义务讲解员。只要有人来参观,不论他有多忙,都会赶到党史展览馆,戴上党徽,庄重而深情地讲解。
2017年7月,吉林省珲春党史展览馆新馆投入使用。在刘国信的见证下,大荒沟从偏僻的小山村变成了党史教育基地。
刘国信守护的那段历史,发生在一个秋天。
“1938年农历8月17日,当地抗日游击队在参加一场战斗后返回密林深处的大荒沟休整。因叛徒告密,日军夜晚偷袭,13位队员在战斗中牺牲。英雄的遗体被就地掩埋、合葬在此。1958年,当地党委和政府将烈士遗骸整理出来重新安葬,分别立碑。”
刘国信边讲,边擦试一块只写着“郎某某”的墓碑。据考证,这位不到20岁的小战士牺牲前住在汪清罗子沟新屯,但没人知道他的名字。“13位烈士都没有后代。岁月有风,英雄无名。我们要铭记历史,铭记英雄。”刘国信说。
“冬天扫雪,夏天除草,秋天扫落叶。我们两口子一天干不完干两天,两天干不完干三天。”除去清明或其他纪念日,大部分日子陵园只有老人自己。忙不过来,他就动员老伴崔爱凤一起做。
刘国信见不得陵园荒芜,但早些年陵园根本负担不起除草剂。“我老伴叫着她的‘姐们儿’,坐在小板凳上用手薅砖缝里的草。现在有了割灌机,我使着还是很好的。”聊起烈士陵园管理,他总有说不完的话。
刘国信夫妻有一双儿女,都在威海定居。他们希望父母能来“享享清福”,但总被拒绝。崔爱凤的答案像是埋怨,又充满疼爱:“老头就是犟,说如果组织告诉他不能干了,他就回去。咱们支持他的工作吧,都快七十了!”
△ 十三烈士陵园新老对比
从前,周围人对刘国信的行为不理解;现在,大家钦佩他的守护。在刘国信的影响下,越来越多大荒沟村村民对这段红色历史熟悉起来,不少人都能讲出13位烈士的故事。
每年4月底,刘国信在陵园种下的金达莱花会竞相开放。在延边,这种“先开花、后出叶”的花朵是爱和希望的象征。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刘国信已经义务守陵43年,他说还要守下去:“我们那一批退伍的战友,很多人都很辉煌,曾经也有人问我‘图啥’。但到了这个岁数还能为党工作,我觉得很光荣。希望能有更多年轻人了解这段历史,把十三烈士的事迹传承下去!这是我的心愿。”
监制丨李大勇
制片人丨温露
主编丨王率
记者丨赵文彬 张之鹤 珲春台 孙琳
剪辑丨赵源
视觉丨刘磊

- 开曼群岛属于哪个洲?开曼群岛是一个国家吗?开曼群岛属于北美洲。开曼群岛是英国在美洲西加勒比群岛的一...
- 狼的精神是什么?《狼道》金句有哪些?狼的精神经典十六字是如下:一、发愤图强:狼不会为了庄严,...
- 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世界上最小的内陆国?所谓的内陆国,又称陆锁国,指的是没有海岸线的国家,亦即被...
- 大贝尔桥是哪个国家的?布鲁塞尔是哪个国家的城市?1、大贝尔特桥位于丹麦;2、大贝尔特桥是一座连接丹麦西兰岛和...
- 我国第一艘航母是用什么省的名称命名的?我国第一艘蒸汽机轮船是什么号?我国第一艘航母是用辽宁省的名称命名的。为辽宁舰,舷号16,...
- atr是什么意思?ATR指标在股票里怎么用?
2023-04-17 17:00:07
- 信托产品收益率是多少?信托为什么收益那么高?
2023-04-13 14:35:27
- 什么是股票发行市场?发行市场和交易市场的区别?
2023-04-10 14:53:09
- 深市新股首日涨停规则?新股的涨幅为何是44%?
2023-03-20 14:21:02
- 北向资金从哪里看?北向资金看什么指标?
2023-03-10 11: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