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各地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陆续启动一批重大项目建设,稳投资加速发力。有媒体据此推算出“中国今年计划投资额至少为14.8万亿元(约合2.3万亿美元)”。实际上,用“强刺激”的老眼光来审视我国稳投资政策,是有失偏颇的。
为更好明确目标和抓好落实,各地往往在岁末年初部署新一年重大项目投资,这并非今年独有。同时,还需厘清一个概念,项目总投资并不等于年度投资。项目总投资需在建设工期内分年度实施,一个项目从开工到竣工可能需要若干年,特别是重大项目的建设周期更长。如果简单将各地总投资进行加总,或者误将总投资当成年度投资,就容易作出错误解读。
扩大有效投资,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人均资本存量较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存在较多短板,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蕴含着巨大的投资空间。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保持经济平稳运行难度明显加大。与消费和进出口相比,投资政策乘数效应大,政策效果显现更快,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更加明显。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必须重视稳投资。
抓好重大项目建设,应更加重视发挥有效投资的作用,并不是新一轮“大干快上”,也不是要搞大水漫灌,更不是要靠强力刺激抬高速度,而是在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有针对性扩大有效投资,注重精准有效可持续。我国正在推进的稳投资,既利于当前稳增长,更是着眼长远之举,有利于“补短板、强弱项、惠民生、增后劲”。
从各地任务清单可以看出,这些重大项目主要立足加快推进“十四五”规划项目落地,聚焦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等重大项目和补短板领域有效投资,比如持续推进重大交通、能源水利、农业、环保、物流、城市管网、老旧小区改造等领域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5G、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此外,“一老一小”、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社会民生领域也是建设重点,还有一批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项目在陆续开工。
切实把投资关键作用发挥出来,需要在防范化解各类风险基础上,扎实做好项目推进前期工作,加大资金、用地等要素保障力度,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同时,注重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放大效应,撬动更多社会资金投入,充分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并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提高项目建设质量和资金使用效益。
当前,尽管经济运行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明显增多,但我国经济持续恢复发展的良好态势没有改变,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生产要素条件没有改变,经济韧性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在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过程中,我国积累了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的丰富经验,宏观政策有空间、有手段,能够有效避免投资效益下降、产能过剩和资产泡沫等负面效应。 (金观平 来源:经济日报)

- 开曼群岛属于哪个洲?开曼群岛是一个国家吗?开曼群岛属于北美洲。开曼群岛是英国在美洲西加勒比群岛的一...
- 狼的精神是什么?《狼道》金句有哪些?狼的精神经典十六字是如下:一、发愤图强:狼不会为了庄严,...
- 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世界上最小的内陆国?所谓的内陆国,又称陆锁国,指的是没有海岸线的国家,亦即被...
- 大贝尔桥是哪个国家的?布鲁塞尔是哪个国家的城市?1、大贝尔特桥位于丹麦;2、大贝尔特桥是一座连接丹麦西兰岛和...
- 我国第一艘航母是用什么省的名称命名的?我国第一艘蒸汽机轮船是什么号?我国第一艘航母是用辽宁省的名称命名的。为辽宁舰,舷号16,...
- atr是什么意思?ATR指标在股票里怎么用?
2023-04-17 17:00:07
- 信托产品收益率是多少?信托为什么收益那么高?
2023-04-13 14:35:27
- 什么是股票发行市场?发行市场和交易市场的区别?
2023-04-10 14:53:09
- 深市新股首日涨停规则?新股的涨幅为何是44%?
2023-03-20 14:21:02
- 北向资金从哪里看?北向资金看什么指标?
2023-03-10 11: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