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节历来是消费高峰期,却总有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人们辞旧迎新、置办年货、收发红包等时机设计骗局,给祥和的节日带来不和谐音符。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多方发力整治春节市场营销中的坑人套路,消费者也要心明眼亮主动远离消费陷阱。
据报道,1月2日,北京市朝阳区李女士收到一条积分即将到期的短信,告诉她需尽快打开链接兑换商品。因为骗局太有迷惑性,她一路按照提示操作,直到付差价之前,才想起来要核实下商品的原价是否真的是999元。结果发现,该活动并非官方活动。据悉,近日,中国消费者协会陆续接到消费者反馈有关经营者利用积分到期催办兑换相应商品或服务涉嫌误导消费的行为。这种所谓“积分抵扣+补差价=低价买名牌商品”,实际上就是利用消费者不忍浪费积分心理诱导消费,卖的可能是假冒商品或库存积压多年的商品。
事实上,不仅积分兑换易藏猫腻,每逢节日来临,明降暗涨、不合理低价游、超低价促销、问题商品鱼目混珠,包括缺斤少两、货不对板等种种乱象总是格外活跃,让消费者防不胜防,破财又闹心。
确保群众放心消费安心过节,首先要对年货消费市场来一场过得硬的“年检”。公安机关与监管部门应加强联合执法力度,严厉打击消费领域违法违规行为,尤其要加强对网购、餐饮、培训、健身、美容等重点行业的监管;同时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消费市场打假治乱等专项整治,遏制春节消费市场乱象,严厉打击春节期间扰乱市场、诱导消费等违法行为。要利剑高悬、震慑常在,倒逼商家遵循市场规则,切实维护公平有序、诚信经营的市场环境,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确保群众放心消费安心过节,各网购平台、电信服务商、消费者协会等要主动作为,切实负起责任。例如,电信服务经营者要对类似积分兑换商城短信内容、号段等进行监测核实、动态管理,并对涉诈异常信息、活动加以封堵处置。平台可加大对商家虚假宣传等套路陷阱的监管力度,曝光力度,帮助消费者识别骗局、及时止损。
作为商家则要摆正心态。没有人离得开消费,换个时间换个场景,此时的经营者彼时就会成为消费者,织牢织密消费者权益保护网,谁都无法也不应置身事外。商家理应诚信经营,让消费者买得舒心、用着放心。
当然,消费者也要当好自家“钱袋子”的第一责任人。假日消费市场越是一片火热,消费者越要学会科学、理性、谨慎消费,既不要贪小便宜吃大亏,也要避免“大意失荆州”。一旦发生消费纠纷,在无法与商家达成一致时,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投诉,拨打12315、12345热线进行投诉举报,或者通过法律途径,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 狼的精神是什么?《狼道》金句有哪些?狼的精神经典十六字是如下:一、发愤图强:狼不会为了庄严,...
- 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世界上最小的内陆国?所谓的内陆国,又称陆锁国,指的是没有海岸线的国家,亦即被...
- 大贝尔桥是哪个国家的?布鲁塞尔是哪个国家的城市?1、大贝尔特桥位于丹麦;2、大贝尔特桥是一座连接丹麦西兰岛和...
- 我国第一艘航母是用什么省的名称命名的?我国第一艘蒸汽机轮船是什么号?我国第一艘航母是用辽宁省的名称命名的。为辽宁舰,舷号16,...
- 三江指的是哪三江?三江源头的发源地在哪里?三江是指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并流是指三江都发源于青藏高...
- 什么是股票发行市场?发行市场和交易市场的区别?
2023-04-10 14:53:09
- 深市新股首日涨停规则?新股的涨幅为何是44%?
2023-03-20 14:21:02
- 北向资金从哪里看?北向资金看什么指标?
2023-03-10 11:12:33
- 场内基金和场外基金的区别?散户买ETF最大的优点?
2023-03-06 16:55:46
- 股票成交量多少最好?股票成交量小说明什么?
2023-03-02 16:2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