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月30日电(申铖、梁晓纯)财政部30日公布了2022年全国财政收支情况: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20万亿元、支出超26万亿元。数据如何解读?
(资料图片)
“2022年,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在当日财政部召开的网上新闻发布会上,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如是说。
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上年增长0.6%,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9.1%。其中,全国税收收入比上年下降3.5%,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6.6%。
“受国内外错综复杂因素影响,去年二季度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叠加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税收收入一度大幅下滑;下半年随着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逐步落地见效,工业、服务业生产经营等经济活动总体上有所恢复,全年相关税种实现不同程度增长。”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说。
据这位负责人介绍,2022年,各项税费政策措施早出快出,形成组合效应,预计全年新增减税降费和退税缓税缓费达4.2万亿元。其中,增值税留抵退税约2.4万亿元,力度是近年来最大的。
从具体税收收入项目来看,国内增值税比上年下降23.3%,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4.5%;国内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分别比上年增长20.3%、3.9%、6.6%。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研究室主任何代欣表示,去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20万亿元,这一成绩来之不易。去年财政收入形势,一方面体现了财政政策积极主动作为、留抵退税等政策发挥效用,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经济复苏对财政收入的重要影响。
财政支出方面,2022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60609亿元,比上年增长6.1%。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比上年增长3.9%;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上年增长6.4%。
“各级财政部门加强财政资源统筹,保持必要支出强度,大力优化支出结构,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必要财力支撑,民生等重点领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说。
具体来看,2022年,教育支出39455亿元,比上年增长5.5%;科学技术支出10023亿元,比上年增长3.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6603亿元,比上年增长8.1%;卫生健康支出22542亿元,比上年增长17.8%;交通运输支出12025亿元,比上年增长5.3%。
在何代欣看来,财政的每一份收与支,都可以反映经济运行形势和国家政策导向。稳增长、促发展、惠民生等都离不开公共财政的支撑与保障。
展望2023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如何发力备受关注。对此,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将适度加大财政政策扩张力度,在财政支出强度上加力、在专项债投资拉动上加力、在推动财力下沉上加力;提升政策效能,完善税费优惠政策,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强与货币、产业、科技、社会政策的协调配合,形成政策合力,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新华社北京1月30日电(申铖、梁晓纯)财政部30日公布了2022年全国财政收支情况: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20万亿元、支出超26万亿元。数据如何解读?
“2022年,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在当日财政部召开的网上新闻发布会上,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如是说。
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上年增长0.6%,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9.1%。其中,全国税收收入比上年下降3.5%,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6.6%。
“受国内外错综复杂因素影响,去年二季度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叠加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税收收入一度大幅下滑;下半年随着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逐步落地见效,工业、服务业生产经营等经济活动总体上有所恢复,全年相关税种实现不同程度增长。”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说。
据这位负责人介绍,2022年,各项税费政策措施早出快出,形成组合效应,预计全年新增减税降费和退税缓税缓费达4.2万亿元。其中,增值税留抵退税约2.4万亿元,力度是近年来最大的。
从具体税收收入项目来看,国内增值税比上年下降23.3%,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4.5%;国内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分别比上年增长20.3%、3.9%、6.6%。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研究室主任何代欣表示,去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20万亿元,这一成绩来之不易。去年财政收入形势,一方面体现了财政政策积极主动作为、留抵退税等政策发挥效用,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经济复苏对财政收入的重要影响。
财政支出方面,2022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60609亿元,比上年增长6.1%。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比上年增长3.9%;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上年增长6.4%。
“各级财政部门加强财政资源统筹,保持必要支出强度,大力优化支出结构,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必要财力支撑,民生等重点领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说。
具体来看,2022年,教育支出39455亿元,比上年增长5.5%;科学技术支出10023亿元,比上年增长3.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6603亿元,比上年增长8.1%;卫生健康支出22542亿元,比上年增长17.8%;交通运输支出12025亿元,比上年增长5.3%。
在何代欣看来,财政的每一份收与支,都可以反映经济运行形势和国家政策导向。稳增长、促发展、惠民生等都离不开公共财政的支撑与保障。
展望2023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如何发力备受关注。对此,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将适度加大财政政策扩张力度,在财政支出强度上加力、在专项债投资拉动上加力、在推动财力下沉上加力;提升政策效能,完善税费优惠政策,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强与货币、产业、科技、社会政策的协调配合,形成政策合力,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 狼的精神是什么?《狼道》金句有哪些?狼的精神经典十六字是如下:一、发愤图强:狼不会为了庄严,...
- 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世界上最小的内陆国?所谓的内陆国,又称陆锁国,指的是没有海岸线的国家,亦即被...
- 大贝尔桥是哪个国家的?布鲁塞尔是哪个国家的城市?1、大贝尔特桥位于丹麦;2、大贝尔特桥是一座连接丹麦西兰岛和...
- 我国第一艘航母是用什么省的名称命名的?我国第一艘蒸汽机轮船是什么号?我国第一艘航母是用辽宁省的名称命名的。为辽宁舰,舷号16,...
- 三江指的是哪三江?三江源头的发源地在哪里?三江是指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并流是指三江都发源于青藏高...
- 什么是股票发行市场?发行市场和交易市场的区别?
2023-04-10 14:53:09
- 深市新股首日涨停规则?新股的涨幅为何是44%?
2023-03-20 14:21:02
- 北向资金从哪里看?北向资金看什么指标?
2023-03-10 11:12:33
- 场内基金和场外基金的区别?散户买ETF最大的优点?
2023-03-06 16:55:46
- 股票成交量多少最好?股票成交量小说明什么?
2023-03-02 16:2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