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近日,一项被指山寨的作文大赛因6年举办34次,引发舆论关注。
近年来,教育部连续公布了通过审核的中小学竞赛清单。今年1月,教育部再次发布提醒:凡未列入教育部公布的《20222025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的,均属违规举办的“黑竞赛”;所有竞赛的结果均不得作为中小学生招生入学依据,也不得作为中高考加分项目。
然而,在相关部门三令五申、严厉打击之下,“黑竞赛”却依然能够持续多年乃至顶风作案。劣迹斑斑的山寨“叶圣陶杯”就是一项典型的“黑竞赛”,曾被多家媒体曝光过问题,不在教育部公布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中,比赛主办方的法定代表人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屡屡被曝光、处罚之下,却能一次次“死灰复燃”,这耐人寻味,也发人深省。
“黑竞赛”屡禁不止的背后,是相关机构在利益驱动下制造的焦虑。名义上是竞赛,骨子里是生意。暗示交钱保获奖、以高收费来显示竞赛级别、夸大宣传“升学助力”等,这样的“黑竞赛”往往充斥着满满的焦虑感,带有很大的迷惑性和欺骗性。这一违规行为不仅扰乱正常竞赛秩序,也加重学生学业负担,严重破坏教育生态。对此,必须坚决叫停,共同抵制。
家长应擦亮眼睛,避免上当,理性看待参加竞赛的意义和价值,不要盲目报名参赛,要以引导孩子培养兴趣为主,让孩子健康成长。而即便参赛,也要及时查询了解权威、准确的相关信息,防止被“黑竞赛”欺骗。
整治“黑竞赛”,需堵疏结合、多管齐下。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门、学校等要加强对学生和家长的引导,拓宽相关政策的宣传渠道,提升其甄别真假的能力。各地各级中小学校也应“站出来”,严格落实“任何竞赛项目包括获奖成绩,均不得作为中小学招生入学依据”这一规定,让竞赛与升学彻底“脱钩”,釜底抽薪,让“黑竞赛”失去生存土壤。另一方面,相关部门要加强源头治理,加强日常监管,对唯利是图的违规竞赛做到露头就打,发现一起整治一起,以法治之力让违法违规者望而却步。
如此,多措并举,合力共为,才能标本兼治,从根本上切断“黑竞赛”的生长链,还教育一片净土。(央广网特约评论员 胡辉)

- 狼的精神是什么?《狼道》金句有哪些?狼的精神经典十六字是如下:一、发愤图强:狼不会为了庄严,...
- 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世界上最小的内陆国?所谓的内陆国,又称陆锁国,指的是没有海岸线的国家,亦即被...
- 大贝尔桥是哪个国家的?布鲁塞尔是哪个国家的城市?1、大贝尔特桥位于丹麦;2、大贝尔特桥是一座连接丹麦西兰岛和...
- 我国第一艘航母是用什么省的名称命名的?我国第一艘蒸汽机轮船是什么号?我国第一艘航母是用辽宁省的名称命名的。为辽宁舰,舷号16,...
- 三江指的是哪三江?三江源头的发源地在哪里?三江是指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并流是指三江都发源于青藏高...
- 什么是股票发行市场?发行市场和交易市场的区别?
2023-04-10 14:53:09
- 深市新股首日涨停规则?新股的涨幅为何是44%?
2023-03-20 14:21:02
- 北向资金从哪里看?北向资金看什么指标?
2023-03-10 11:12:33
- 场内基金和场外基金的区别?散户买ETF最大的优点?
2023-03-06 16:55:46
- 股票成交量多少最好?股票成交量小说明什么?
2023-03-02 16:2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