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防治农业面源污染,不仅可以通过农药化肥的减量增效,还可以调整种植结构。近年来,云南大理就通过减少种植高耗水、高耗肥的大蒜,改种蚕豆等替代作物的方式,实现了地表水质的改善。
云南大理洱源县右所镇过去是远近闻名的大蒜之乡,曾经种植面积超过10万亩。每亩大蒜大约需要300公斤左右的氮、磷化肥,是水稻的二到三倍,但其中,100公斤左右不会被田地吸收。这种种植模式产生大量富含氮、磷的农田尾水,流入洱海后造成农业面源污染。
从2018年起,云南大理全面推进洱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改种使用农药和化肥较少的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施肥较少的蚕豆、葡萄、蓝莓、樱桃,成为了当地种植结构调整的首选作物。
通过推行农作物绿色生态种植和畜禽、渔业生态健康养殖,洱海流域实现了水质保护与农业绿色的协调发展。五年来,累计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45.84万亩。
废旧农膜有人收 循环利用减困扰废旧地膜如果不能及时得到清理和回收,会污染农田土壤,造成农业面源污染。农业农村部介绍,为减少农用地膜造成的面源污染,我国地膜科学回收正在逐步推广。 河北、内蒙古等9个省份的重点用膜地区,都启动实施了地膜科学使用回收试点工作,推广高效科学覆膜技术,完善地膜回收利用体系,地膜使用效率明显提高。
建立废旧农膜回收体系 “变废为宝”今年春耕期间,江苏淮安地区通过促进废旧农膜资源化、高效化循环利用,初步解决了困扰农村多年的农膜回收问题。
江苏淮安市洪泽区岔河镇种植大户高爰春在当地承包了60亩地种植甘蓝、辣椒等蔬菜,为了防草害、增温保湿,每亩大棚内铺设了15斤左右的地膜。蔬菜收获后,如何处理残留在大棚内的地膜,成为高爰春的烦心事。 为改变这一困境,今年,洪泽区通过在各乡镇建立了废旧农膜回收网点,以每公斤6元的价格收购废旧地膜并进行无害化处置。
各废旧农膜回收网点将废旧农膜通过统一回收、简单处理后,经过清洗、粉碎、熔炼、挤压等工序,制作成塑料再生颗粒,实现了农膜“变废为宝”。 2022年,江苏淮安农膜使用总量5373.11吨,当地通过建立完善的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体系,实现了农膜回收全覆盖,处理能力也大幅提升。

- 狼的精神是什么?《狼道》金句有哪些?狼的精神经典十六字是如下:一、发愤图强:狼不会为了庄严,...
- 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世界上最小的内陆国?所谓的内陆国,又称陆锁国,指的是没有海岸线的国家,亦即被...
- 大贝尔桥是哪个国家的?布鲁塞尔是哪个国家的城市?1、大贝尔特桥位于丹麦;2、大贝尔特桥是一座连接丹麦西兰岛和...
- 我国第一艘航母是用什么省的名称命名的?我国第一艘蒸汽机轮船是什么号?我国第一艘航母是用辽宁省的名称命名的。为辽宁舰,舷号16,...
- 三江指的是哪三江?三江源头的发源地在哪里?三江是指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并流是指三江都发源于青藏高...
- 什么是股票发行市场?发行市场和交易市场的区别?
2023-04-10 14:53:09
- 深市新股首日涨停规则?新股的涨幅为何是44%?
2023-03-20 14:21:02
- 北向资金从哪里看?北向资金看什么指标?
2023-03-10 11:12:33
- 场内基金和场外基金的区别?散户买ETF最大的优点?
2023-03-06 16:55:46
- 股票成交量多少最好?股票成交量小说明什么?
2023-03-02 16:2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