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今年以来,全国各地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争相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掀起“抓项目、强产业、拼经济”热潮。笔者发现,个别地方在产业比拼中过度追求对高技术项目的招引,相关产业人才引育存在短板,出现产业人才供给不足、“产业链”与“人才链”脱节等问题,制约了地方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一个地方的产业发展得好,一定是人才支撑得好。抓产业不能脱离人才,抓人才不能离开产业。人才是产业发展的主要根基和源泉,一些产业特别是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要想真正实现迭代升级,必须依靠高技术高技能人才。只有产业链与人才链实现动态匹配,才能夯实城市产业和整体竞争力。因此,地方政府要聚焦产业所需、人才所需,重视提高产业链与人才链的匹配度、紧密度,推进产业与人才融合发展。
提升产业与人才融合度,政策支撑是关键。每个地方的产业布局各有侧重,人才资源需求也存在差异,产业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要着力引进和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各地应围绕重点产业领域,摸清人才家底,根据自身人才结构的实际情况、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围绕产业政策匹配人才政策,做好“产业+人才”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不同产业领域、不同类型的企业对人才需求是多样的,只有产业政策与人才政策有机衔接、协同推进,才能实现精准引才、育才、用才,避免人才引进培养与产业发展需求“脱靶”。
建强平台载体,激发产才融合发展的活力。随着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在提高。地方政府要善用平台思维,搭建创新创业平台、交流互动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吸引集聚高层次人才,开展技术攻关、产品研发、人才培育,推动产业发展与人才集聚同频共振。尤其要注重抓好各类技术研发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孵化器等创新平台建设,建立健全人才服务机制,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构建产才融合生态圈,实现产业与人才发展的双赢。
推进产才融合发展不是政府部门的独角戏,需要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系统推进。企业是产业的载体,要充分发挥企业引才用才的主体作用,更多依靠市场力量支持人才、评价人才和发展人才,建设与产业体系相匹配的技能人才队伍。高校是人才培养和人才聚集高地,要围绕地方产业发展需要进行专业设置,提高产业人才供给质量,实现人才培养和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吴陆牧)

- 狼的精神是什么?《狼道》金句有哪些?狼的精神经典十六字是如下:一、发愤图强:狼不会为了庄严,...
- 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世界上最小的内陆国?所谓的内陆国,又称陆锁国,指的是没有海岸线的国家,亦即被...
- 大贝尔桥是哪个国家的?布鲁塞尔是哪个国家的城市?1、大贝尔特桥位于丹麦;2、大贝尔特桥是一座连接丹麦西兰岛和...
- 我国第一艘航母是用什么省的名称命名的?我国第一艘蒸汽机轮船是什么号?我国第一艘航母是用辽宁省的名称命名的。为辽宁舰,舷号16,...
- 三江指的是哪三江?三江源头的发源地在哪里?三江是指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并流是指三江都发源于青藏高...
- 什么是股票发行市场?发行市场和交易市场的区别?
2023-04-10 14:53:09
- 深市新股首日涨停规则?新股的涨幅为何是44%?
2023-03-20 14:21:02
- 北向资金从哪里看?北向资金看什么指标?
2023-03-10 11:12:33
- 场内基金和场外基金的区别?散户买ETF最大的优点?
2023-03-06 16:55:46
- 股票成交量多少最好?股票成交量小说明什么?
2023-03-02 16:2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