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推动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
2022-02-16 15:15:32 来源: 南宁日报

春节期间,邕宁区新江镇那云村的韭菜迎来丰收季,一簇簇绿油油、长势喜人的韭菜映入眼帘,菜农们的身后则是一筐筐等待上市的韭菜,丰收美景令人欣喜。

过去一年来,这样的喜悦场景数不胜数。首府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和南宁市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决策部署,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接续推进农村地区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以更加昂扬的姿态续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小康之后再出发

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打赢脱贫攻坚战后,如何持续巩固脱贫成果,成为我市的工作重点。2021年以来,我市在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的基础上,不断制定和完善衔接政策,加大督导力度,提升全局控制力,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打下坚实基础。

顶层设计不断完善。我市先后出台《南宁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建立健全防止返贫致贫工作机制实施方案》《南宁市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方案》,为推进各项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创新成立市防止返贫致贫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高位推进全市防止返贫致贫工作。

防贫机制逐步健全。我市出台《南宁市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方案》,常态化监测易致贫返贫人口,进一步做好应纳尽纳工作,还创新设立“防贫基金”,对因病、因学、因灾、因意外事故有返贫致贫风险的四类对象进行精准救助。

帮扶工作不断夯实。我市创新开展市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乡镇和重点帮扶村工作,创新确定了25个市级重点帮扶乡镇、129个重点帮扶村,动员182家企业结对帮扶129个重点帮扶村,落实2.54亿元衔接资金切块下达县(市、区),支持部分重点帮扶乡镇和重点帮扶村。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年来,我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返贫致贫工作实现良好开局。数字最有说服力:2021年,首府筹措各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22.5亿元,发放防贫基金435.2万元,组织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27.1万人,帮扶产品销售45.8亿元;全市发放2021年春季、秋季学期中高职学历教育补助共42456人5770.98万元;共实施42个粤桂资金项目,依托粤桂协作平台新增引导落地投产企业14家。

加快农业现代化

促进农民富裕富足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立足争当现代农业建设排头兵,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加快补齐短板,以科学的决策、有力的举措,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不断书写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三农”新篇章。

我市着力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粮食生产能力、农产品质量监管能力进一步增强,农业支持保护体系进一步健全;着力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持续壮大,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有序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大大提高;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特色产业优势凸显。

在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我市以创建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为抓手,把示范区作为深化农村改革的实验区和先行区,不断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不断打响“邕”系农产品品牌。目前,全市已建成一批国家级农业园区,培育了一批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国家级农业品牌;建成全国最具特色的优质晚熟柑橘产区,茉莉花、火龙果等产业规模居全国之首,蔬菜、水果、畜牧业产值超百亿元。

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为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我市农业农村部门加大各村发展乡村旅游指导力度,推动农旅融合发展,不断拓展乡村旅游业态。同时扶持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健全农产品流通体系,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不断延伸农业价值链,帮助农民就业增收。此外,为帮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解决实际困难,我市认真贯彻落实“桂惠贷”政策,有效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村新产业新业态。

美丽宜居在身边

让乡村处处好风景

去年以来,宾阳县、青秀区、武鸣区等地的乡间,随着乡村风貌的不断提升,阡陌有序,稼穑井然,绿水绕青山。乡村风貌改造提升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近年来,宾阳县中华镇新塘村委大庄村建成了400平方米的村公共服务中心,还建设了1座生活污水处理厂,实现雨污分流。不仅如此,老年人活动中心、村史室、灯光球场、舞台、文化长廊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大规模的投资建设,推动大庄村公共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文化娱乐活动更加多姿多彩。”大庄村党支部书记卢达忠说。

“经过‘三清三拆’后,村里的环境干净了,村民的家里也变得整洁了。”对于现在村里的环境,青秀区刘圩镇槐里村坛蒙坡村民李明维称赞不已。

享有自治区“绿色村屯”称号的武鸣区两江镇两江社区巴台屯,依山傍水,风景秀丽,村中心的人工湖、亭台楼阁与村庄周围的广阔田畴相得益彰。

美丽宜居在身边,乡村处处好风景。近年来,我市以乡村振兴“五个总要求”为指导,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乡村建设如火如荼,实现了从“盆景”到“风景”,从“局部美”到“处处靓”的华丽蜕变。广大乡村的“面子”焕然一新,“里子”不断丰富、充实,一个个环境优美、功能完善、交通便利、安全有序、生活舒适的美好家园在广大村民身边成为现实。全市广大乡村从一村美变成村村美,不少乡村更是美成了旅游景点、景区。

责任编辑: 梅长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