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成语故事与火灾预防有关?有哪些与消防有关的成语?
2022-11-09 10:20:08 来源: 中国财讯网

哪一个成语故事与火灾预防有关

与火灾预防有关的成语

曲突徙薪。成语曲突徙薪出自《汉书·霍光传》,说的是有人建议主人家把烟囱改建成弯的,把灶旁的柴草搬走。主人不听劝告,没过多久果然失火了。比喻事先采取措施,才能防止灾祸。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好防火工作,胜于救灾。

古籍记载:

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傍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烂者在于上行,余各以功次坐,而不录言曲突者。人谓主人曰:“乡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亡火患。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主人乃寤而请之。(东汉·班固《汉书·霍光传》)。

后人据此典故概括出成语“曲突徙薪”。

有哪些与消防有关的成语】

抱薪救火

战国时,秦不断侵犯魏国,魏王一再以土地换和平。主张“合纵抗秦”的苏秦之弟苏代对魏王说:“侵略者都贪得无厌,只要你国土还在,就无法满足他们的欲望,这好比抱着柴草去救火,怎么行呢?”抱薪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消灾,灾祸反而更大。

现实生活中,虽然我们不可能错误地拿柴草救火,但是根据火灾的类型,扑灭的方式却也各有不同,比如家用电器使用不慎造成的带电火灾,我们就不能用水扑救,而应使用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

水火兵虫

指古书遭受损毁的四种灾害:水灾、火灾、战乱和书蠹,也泛指各种天灾人祸。这里,火灾列在了第二位,可见无论是对个人财产,还是对社会安宁,火灾的危害都不可小觑。

殃及池鱼

宋国一城门发生火灾,居民为救火,导致护城河的水被舀干,鱼也没法活了。一家失火,四邻遭殃——这是火灾的最大危害,也是区别于其他灾害的显著特征。

如果遭受了这样的无妄之灾,我们确实是无可奈何。但是对于能够防范的火灾隐患,绝对不可大意,我们不仅自身要树立防火意识,也要时时提醒身边的朋友。

百尺密室焚之突隙

出自《韩非子》的“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炽焚”。所谓“炽”,即迸飞的火星,意思是房子再大,从烟囱裂缝中迸出的火星也能将其烧毁。言下之意,防火不能疏忽大意,哪怕是一点点漏洞都要及时修补。虽然韩非子是借防火的道理比喻做人做事的态度,却透露出了先人对防火重要性的深刻认识。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要注意一些细小的消防隐患,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烟蒂,稍不注意会酿成火患。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一点儿火星可以把原野烧起来,喻小事可酿成大变,也喻新生事物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出自《尚书》:“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其犹可扑灭?”消防工作最要紧处,便是莫让星火成大火。

曲突徒薪焦头烂额

有一人到朋友家作客,见主人家的烟囱是直的,灶边又堆了不少柴薪,便建议烟囱要砌弯一点(曲突),柴薪要移远一点(徒薪),才不易发生火灾。

主人不以为然,结果果真失火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消防要以“防”为主,以“消”作补救措施。注意身边的消防隐患,特别是易燃易爆物品,才能防患未然。提醒我们对于警示之言不要置若罔闻。

杯水车薪

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喻于事无补。出处《孟子》:一樵夫推着柴车回家,在路边一茶亭歇息喝茶,猛听有人高喊:柴车着火了!樵夫端起茶杯就冲了出去,将水向柴车泼去,待泼第二杯时,柴已化为灰烬。与“救火扬沸”相近。

死灰复燃

喻失势的人重新得势,或已经停止的事物、消失的势力又活动起来。典出汉代一叫韩安国的官员因事被捕,狱吏常借故凌辱他。安国怒道:你把我看成熄了火的灰烬,难道死灰就不会复燃?狱吏笑曰:倘死灰复燃,我就撒尿浇灭它!后安国官复原职,吏请罪。安国说:现在你可以撤尿了。在消防中,死灰复燃为救火之大忌。

釜底抽薪

三十六计之十九计,指从锅底抽掉柴火,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典出吴王刘濞发动七国叛乱,汉景帝命周亚夫平叛。周亚夫利用叛军粮草困难,便断其粮道,使其不战自退。这种方法用在森林大火或成片木屋区失火时,非常有效。具体方法是开防火沟,或以火攻火。

责任编辑: 梅长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