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欧元国际化发展趋势的四个方面
2021-11-11 16:24:24 来源: 大公网

虽然欧洲中央银行(European Central Bank)货币政策通常紧随美联储的脚步,但在量化宽松政策实施强度、退出节奏等仍存有差异,基本上保持了欧元区的相对独立性,而欧元区经济规模、出口占比以及欧元自身的币值稳定性等仍在支撑欧元国际化。与此同时,欧洲央行在货币政策改革与创新方面已经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尤其在气候变化、绿色转型和ESG发展等领域取得了许多创新成果,成为欧元国际化的新趋势。

虽然欧元区经济总量规模仍难以与美国相提并论,欧元在国际支付、结算以及储备货币份额可能长期稳居第二,短期内取代美元的可能性较低,但未来欧元的国际化发展空间还比较大,加快推进欧元区国际化的动力较强。

欧元国际地位仍重要

一是欧元的国际货币地位和竞争优势仍在。一方面,欧元区经济规模仍居世界前列。根据世界银行数据,2020年,欧元区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为13.2万亿美元,欧元区的经济总量和规模位居世界前列;另一方面,虽然欧洲央行紧随美联储采取了量化宽松政策,但其资产负债表规模和增速仍与经济增长基本脗合,相较于美联储,欧洲央行的货币政策相对稳健。根据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数据,2021年9月欧元在国际支付份额中的占比为37.9%,稳居第二位,与美元的份额差距逐渐缩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公布世界储备货币份额,欧元占比达20.54%,稳居第二位。

二是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增强欧元稳定性。欧债危机后,欧元区开始建立欧洲稳定机制(ESM),明确欧洲央行“最后贷款人”的角色,将欧元集团作为欧元区财政、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协调配合的重要机制。欧盟在本次应对疫情危机时,充分吸取欧债危机教训,欧盟主要成员国主导和欧洲央行共同推动下,各成员国除了保持货币政策的步调一致外,更加重视财政政策的一体化。疫情期间,经过欧盟成员国多轮协商谈判最终达成的“欧洲复苏基金”(约8000亿欧元),旨在通过直接援助和欧元贷款等支持成员国发展绿色经济,推动数字化转型,并根据各成员国经济和财政状况采取差异化的经济复苏计划,引导成员国专注经济修复、绿色转型和加快数字化。

三是绿色转型与ESG(环境、社会和治理)成为欧元国际化新路径。欧洲央行坚持推进经济绿色复苏,包括欧洲复苏基金计划实施、欧洲绿色金融、碳关税(包括碳边境税)等方面加大推进欧洲绿色标准制定。绿色复苏进程中,欧元的作用也在逐步显现,以此作为欧元更高阶段国际化的重要载体。2019年12月,欧盟发布的《欧洲绿色协议》提出,到2050年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实现碳中和,重点发展低碳产业,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新冠肺炎疫情以来,欧盟出台《欧盟可持续金融分类授权法案》,法案所覆盖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到欧盟排放总量的80%左右,包括能源、林业、制造业、交通及建筑业。欧元区更在全球ESG投资领域抢占先机,2020年欧洲可持续投资资产规模达12万亿美元,其计价和结算货币主要是欧元,为欧元进一步国际化拓宽使用渠道,以此加快提升欧元影响力。

未来欧元国际化发展趋势

一是更加主动推进欧元从区域走向广泛的国际使用。近年来,欧元开启了新的国际化进程。一方面,欧盟必须坚守欧元区财政与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以促进欧元区经济的持续复苏,保护欧盟各成员国经济利益,维护欧元币值稳定;另一方面,“英国脱欧”事件对欧元区带来金融资本流动、汇率稳定性等许多新挑战,短期内对欧元汇率产生一定波动影响,但长期看对欧元的影响相对有限。未来随着以巴黎、法兰克福、布鲁塞尔、都柏林等为代表欧洲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加快建设升级,欧盟金融一体化进程也将加快。近期,欧盟计划进一步加强欧元在全球金融市场中定价和支付的地位,通过加强欧元区金融基础设施和金融市场体系,探索建立独立自主的欧元国际支付结算系统,谋求欧元在石油等大宗商品期货合约的定价权,推动欧元从区域性货币成为使用更加广泛的国际货币,促进欧盟金融一体化。

二是稳慎推进数字欧元进程以确保欧元的国际地位。作为目前在国际支付份额排名第二、国际结算排名第一,以及重要的世界储备货币,数字欧元的兴起表明欧洲央行对主权数字货币的认可,并开始主动把握数字货币的发展潮流。从时间线来看,各国央行都在加快数字货币研发,欧洲央行顺势而为,加快数字欧元项目的研发进度,一改过去态度和立场模糊的表述。2020年10月,欧洲央行启动针对数字欧元的公共咨询,广泛听取公众意见和评估需求;2021年7月,欧洲央行理事会计划开始启动为期2年的“调查阶段”,围绕数字欧元的设计、场景开发和相关法律框架(包括因素保护、潜在风险)等进行系统研究,并预计五年后正式推出数字欧元。未来,欧元将在数字欧元研发、数字货币治理等层面取得创新突破,确保数字欧元作为主权数字货币的优势,有效应对数字货币的新挑战。

三是构建更加独立自主的欧元国际支付结算系统。当前国际社会处于经济复苏分化、发展不均衡、“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多层次复杂结构,欧元区经济不可能“独善其身”,而且在被迫“选边站”的过程中也变得极为谨慎,以避免陷入大国竞争而损害欧元区经济利益。尽管欧洲央行仍倾向于维持宽松货币政策,但紧急购债计划并未在基数上增加,并在有效管住货币的同时,依托稳健的货币政策帮助欧盟各成员国实现稳定复苏。同时,欧元当前也面临国际金融制裁的负面影响,美国对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实体进行制裁,导致欧元区在全球的经济贸易和投资受到极大影响,欧元成为了紧随美元的重要国际支付和结算货币。因此,欧盟内部倾向于加快建立独立的国际结算体系,推动欧元在国际大宗商品定价、能源进口支付结算等领域的独立地位,从而减少对美元主导的国际银行系统和国际金融市场的过度依赖,更好地应对美国“长臂管辖”。

四是发挥欧元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中的重要作用。近年来,欧元区也在进一步反思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局限性,以及引发的诸多负面效应。欧洲中央银行执委会委员伊莎贝尔.施纳贝尔(Isabel Schnabel)认为,央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措施时,应当特别重视其副作用,尤其是对价格稳定所产生的影响。与此同时,近期欧洲央行发布的新货币政策策略审查报告,在货币政策框架内强调气候风险以及绿色经济和数字化转型。IMF创设的特别提款权(SDR)作为补充性的国际储备资产,SDR中美元、欧元和人民币的权重大致分别为40%、30%和10%,能够为新兴经济体提供流动性支持,改善国际收支失衡稳妥。欧洲央行和IMF都是SDR的坚定支持者,未来将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中发挥积极作用。欧洲稳定机制总裁克劳斯.雷格林(Klaus Regling)曾提出,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加剧了全球发展不平衡,构建一个多元化的货币体系将会使得全球经济有更强的抵御冲击的能力。

结语与展望

欧元国际化既有机遇也有不小的挑战,应看到欧元也面临新的发展难题,包括“英国脱欧”、主权数字货币、数字化转型和地缘政治等。如何推动欧元从区域走向真正的国际化,如何寻求欧盟财政与货币政策一体化推动欧元区经济稳定复苏,是关乎欧元未来国际地位和竞争优势的关键稳妥。从长远看,欧元再国际化一方面符合欧元区经济利益,能够凸显欧元的独立性和竞争优势,进一步提升欧元国际使用范围;另一方面也与当前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趋势脗合,能够发挥欧元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中独一无二的作用,改善国际收支不平衡稳妥,并在促进绿色转型、ESG等方面展现独特优势。(邓 宇)

责任编辑: 梅长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