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份全国CPI和PPI纷纷上涨 原因为何?
2021-11-16 16:01:18 来源: 中宏网

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21年10月份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数据。数据显示,10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5%,环比上涨0.7%。1—10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0.7%。10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13.5%,环比上涨2.5%。

CPI、PPI纷纷上涨,原因为何?

CPI一方面同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同时在整个国民经济价格体系中也具有重要的地位。一般来说,CPI上涨,说明居民消费增加,如果涨幅过大,将导致通货膨胀。而PPI经济指标如果出现较大增幅,会加大企业生产的成本,使得企业的利润缩减。

而此次10月份的CPI和PPI纷纷上涨原因为何呢?据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分析,10月份CPI上涨,主要受特殊天气、部分商品供需矛盾及成本上涨等因素综合影响,其中主要是鲜菜价格上涨较多,降雨天气、夏秋换茬、局部地区疫情散发及生产运输成本增加等因素都导致了鲜菜价格的上涨。

而PPI的涨幅则是由于受到国际输入性因素叠加国内主要能源和原材料供应偏紧影响。其中主要是国际原油价格波动上行,带动国内石油相关行业价格上涨,煤炭供应偏紧,价格上涨较多等因素影响。

多部门出台举措稳物价、保民生

控制CPI和PPI下降的背后,一项重要的指标就是看大宗商品价格是否下降,对此,针对大宗商品价格管控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综合采取增产增供、投放储备、进出口调节、市场监管、预期引导等多种手段,全力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工作。多批次投放铜、铝、锌、原油等国家储备。督促重点煤炭企业在确保安全前提下增产增供,加快释放优质产能。持续加强期货现货市场联动监管,约谈部分行业重点企业及协会,多次赴有关交易中心及重点企业进行联合调研,督促企业守法合规经营,依法严厉打击哄抬价格、囤积居奇等违法违规行为。

与此同时,商务部也印发了《关于做好今冬明春蔬菜等生活必需品市场保供稳价工作的通知》,明确支持鼓励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与蔬菜、粮油、畜禽养殖等农产品生产基地建立紧密合作关系,签订长期供销协议;耐储蔬菜要提前采购,锁定货源,做好本地菜与客菜之间,北菜与南菜之间、设施菜与露天菜之间的梯次轮换和衔接供应;健全完备本地肉类储备规模及管理制度;北方省份要按时完成本年度冬春蔬菜储备计划,南方省份要根据自身情况建立完善蔬菜储备;及时投放肉类、蔬菜等生活必需品储备,补充市场供应。同时将加强市场运行监测,每日跟踪蔬菜、肉类等重点生活必需品供求和价格变化情况,做到及时预测,及早预警。

从宏观来看,国民经济总体保持恢复态势

虽然10月份我国CPI指数和PPI指数分别有不同程度的上涨,但从宏观来看,属于合理可控区间,居民的收入消费有较快增长,民生得到较好保障。前三季度,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经济持续恢复、就业稳中向好,为居民收入恢复性增长打下坚实基础。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实际增长9.7%,两年平均增长5.1%,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三季度,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月均收入4454元,同比增长10.4%。

10月份全国CPI和PPI纷纷上涨 原因为何?

随着居民收入不断增长,居民消费支出也显现恢复性增长态势。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同比实际增长15.1%,两年平均增长3.7%。服务消费支出反弹恢复。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同比名义增长23.4%,快于居民人均消费支出7.6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大学生就业有所改善,农民工就业总体向好。各地有力保障民生投入,按时足额发放养老金和退休金,加大社会救济和临时救助力度,促进了居民增收和生活改善。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兼国家统计局局长、党组书记宁吉喆在《求是》发表的文章中指出,综合来看,前三季度,我国经济在恢复中迈向高质量发展,韧性强、潜力大、动力足的特点进一步彰显。这表明,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持续恢复的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方向和态势没有变。但要清醒地看到,三季度以来,全球疫情和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国内阶段性结构性周期性因素交织,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供给约束显现,有效需求不足,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大,经济恢复势头有所放缓。面对复杂多变局面,我们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切实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确保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

责任编辑: 梅长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