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挖耳朵是一种不良习惯,可能诱发多种疾病。专家表示,如果“耳屎”生成速度比较快,影响听力,最好到医院请专科医生使用专门器械取出。
挖耳不当可能引发多种外耳疾病
(资料图)
耳内滋生过多“耳屎”有时会引起瘙痒难忍,因此很多人常不由自主地挖耳朵,并且养成了习惯,不挖耳朵就感觉浑身不自在。殊不知,这可能诱发多种耳朵的疾病。
专家介绍,人们一般以为“耳屎”就是耳内的垃圾,其实它有一个非常有意境的学名叫“耵聍”[dīng níng]。耵聍是外耳道耵聍腺分泌的一种淡黄色的黏稠液体,富含氨基酸、脂肪酸、溶菌酶、免疫球蛋白等。耵聍可保护外耳道上皮,防止皮肤干裂 ,发挥抑菌和杀菌的生理功效;还可阻挡灰尘、小飞虫等进入外耳道,保护鼓膜。
一般情况下,在人们说话、吃饭、打哈欠时,耵聍会随下颌运动,借助耳道皮肤上汗毛的推动作用,缓慢地从耳道内向耳道口移动,干燥成痂、自动排出。因此,常挖耳朵可以说是多此一举,更确切地说,常挖耳朵是一种不良习惯,可能诱发多种耳朵的疾病。
中国医师协会耳科学组副组长李永新:如果我们经常挖这个耳朵把耵聍挖掉了,比如说我们是硬物挖,耳朵壁上那个血管都会增生增粗,皮肤的汗腺作用也下降了,甚至毛囊毛发也损伤了,也都掉了,所以时间久了会导致耳道的皮肤增生,从而容易继发很多疾病。比方说炎症疾病,比方说耳道增生、耳道狭窄,所以挖耳朵是不好的。其实正常的耳朵不需要清理,如果说一旦你要想清理这个耳朵,或者你觉得不舒服了,可以用一些干净的棉签轻轻地沿着耳道壁蹭一蹭,可能这个耵聍容易脱落下来。
给孩子挖耳小心刺破鼓膜
专家提示,如果经常挖耳易刺激鼓膜发生慢性炎症,使鼓膜发红、变厚。挖耳朵时不小心,还有刺伤鼓膜的危险,尤其是在给小儿挖耳时,如果小儿突然挣扎或刺激外耳道出现咳嗽反射,更容易损伤鼓膜。
专家提醒,家长们觉得帮宝宝把耳屎掏出来,宝宝们会“舒服”很多,自己也会很“爽”,但这种做法很有可能会害了孩子!
避免频繁挖耳 必要时就医
如何正确清理耳道? 专家介绍,自己挖耳时要注意不要频繁挖耳。如果“耳屎”生成速度比较快,影响听力,最好到医院请专科医生使用专门器械取出。
专家介绍,少数人耳内耵聍腺分泌旺盛,外耳道上皮脱落较慢,耵聍不表现为块状,而为黏稠的液体,被称为“湿性耵聍”,俗称“油耳”。
湿性耵聍者的“耳屎”生成速度比较快,如果不方便到医院就诊,自己挖耳要注意。第一:最好用棉棒,轻轻在外耳道口转动,然后耳朵朝下,让耵聍自行排出,避免使用指甲、铁签等尖锐物挖耳;第二:不要频繁挖耳,一些耳道发育不好,耳道窄的患者需要格外注意。

- 开曼群岛属于哪个洲?开曼群岛是一个国家吗?开曼群岛属于北美洲。开曼群岛是英国在美洲西加勒比群岛的一...
- 狼的精神是什么?《狼道》金句有哪些?狼的精神经典十六字是如下:一、发愤图强:狼不会为了庄严,...
- 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世界上最小的内陆国?所谓的内陆国,又称陆锁国,指的是没有海岸线的国家,亦即被...
- 大贝尔桥是哪个国家的?布鲁塞尔是哪个国家的城市?1、大贝尔特桥位于丹麦;2、大贝尔特桥是一座连接丹麦西兰岛和...
- 我国第一艘航母是用什么省的名称命名的?我国第一艘蒸汽机轮船是什么号?我国第一艘航母是用辽宁省的名称命名的。为辽宁舰,舷号16,...
- 信托产品收益率是多少?信托为什么收益那么高?
2023-04-13 14:35:27
- 什么是股票发行市场?发行市场和交易市场的区别?
2023-04-10 14:53:09
- 深市新股首日涨停规则?新股的涨幅为何是44%?
2023-03-20 14:21:02
- 北向资金从哪里看?北向资金看什么指标?
2023-03-10 11:12:33
- 场内基金和场外基金的区别?散户买ETF最大的优点?
2023-03-06 16:5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