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近日,B站的微信公众号发文辟谣:被永封处理的“莫言作家”为冒名注册账号。莫言本人也感到迷惑,他在微博回应,“毫不知情,也想知道是谁开的。”
假冒莫言,真的很赚钱吗?此事引来广泛关注。记者调查发现,莫言并不是第一位被高仿的名人,演员靳东更是在2020年就曾遭遇到“李鬼”。在这些假账号的背后,潜藏着一条通过冒用名人形象在短视频平台养号、买卖账号的产业链,这已经成为不少营销号的诈骗新套路。
近年来,网络上名人高仿号层出不穷。除了莫言、靳东,什么“假董卿”“假白岩松”“假陈道明”等等,但凡想得起来的名人明星,只要名气足够响亮,几乎都被自媒体平台高仿过。而这些仿冒账号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假借公众人物的名号吸粉引流,最后收割粉丝们的智商税。
看上去他们行骗的套路并不高明,短视频的制作大多也十分粗糙,不过是搬运名人公开的视频和图像,配上录音合成。有经验的网友或许就能一眼识破,但一些中老年人由于获取信息的渠道单一,辨识能力不强,很容易被高仿号们牵着鼻子走。“假靳东”事件中为数不少的靳东中老年粉丝被骗情骗钱,就是典型的情形。
事实上,因为连带名誉受损,也是出于责任,莫言、靳东、白岩松等名人本尊都出来打过假,靳东在两年前甚至还正式起诉了某视频平台。即便如此,今年还有新的“假靳东”案发。这类明显侵犯名人姓名权、肖像权和名誉权的高仿号,竟然还能在平台上批量养号贩号,做成热门的产业链和生意经,实在有太多的问号等待捋直。
显然,斩断高仿名人号的利益链,不止是被侵害名人们的心愿,还是网友们的共同期待。只不过令人费解的一点在于:假冒名人的方式如此粗劣,平台为什么会频频失守?有业内人士指出,非技术不能也,而是想不想为。客观上平台在流量热度中成为利益攸关方,难免会有“装睡”之嫌。
高仿名人号,总是野火烧不尽,确实令人尴尬。所以,被动“打鼠”不如主动预防和出击。平台要夯实责任,完善注册审核制度,运用技术手段及时识别、清理高仿号。同时,执法部门要加大惩治力度,多方联动补齐监管空白,加大全国打击力度,让这种骗人的伎俩失去生存空间。

- HarmonyOS应用联运服务携手洪恩识字,共赢鸿蒙生态新机遇在2023年华为开发者大会鸿蒙生态内容分发论坛上,华为教育中...
- 业之峰刘毅:第15届环保家装艺术节体验玩法升级8月18日,业之峰第15届环保家装艺术节即将举行,业之峰家装环...
- 传承文明之光,陶醉魅力东方!仰韶彩陶坊酒登陆CCTV1-《大国品牌》!8月15日,仰韶酒业品牌片正式登陆CCTV-1。仰韶品牌故事片集中...
- 安全培训数千次、亲人寄语数十万条……碧桂园交出上半年安全答卷“嘟嘟!张师傅,安全帽要正确佩戴好啊。”在合肥碧桂园星辰...
- 业之峰刘毅:业之峰家装环保体系2023版震撼发布8月18日,业之峰第15届环保家装艺术节即将举行,业之峰家装环...
- 北向资金是什么意思?跟着北向资金买股票可行吗?
2023-07-07 14:35:28
- 如何区分大盘股和小盘股?小盘股与小票股的区别?
2023-07-06 16:34:04
- 高位横盘是什么意思?高位长期横盘的股票意味什么?
2023-07-05 15:40:11
- 股票型基金怎样选择最佳买点?股票基金的筛选指标有哪些?
2023-07-04 11:21:51
- 港股通标的股票是什么意思?港股通能交易哪些港股?
2023-07-03 16: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