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资讯:四战IPO “燕窝第一股”上市之路坎坷
2023-06-15 07:09:53 来源: 每日商报

商报讯(记者 叶晓珺)在上市之路上愈挫愈勇的燕之屋,冲刺“A股燕窝第一股”未果之后,这一次换回了港股。6月12日港交所披露,厦门燕之屋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燕之屋”)提交了上市申请书,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公司(601995)、广发融资(香港)。对于此番赴港上市,燕之屋在招股书中表示,由于整体A股审批程序持续存在不确定性,考虑到未来业务发展计划及在港上市可为公司提供获取境外资本的国际平台,公司决定寻求港股IPO。目前,公司已撤回前述上市辅导备案。值得一提的是,这已是该品牌第四次IPO,追逐资本市场十数载,“燕窝第一股”上市之路可谓是相当坎坷。

燕之屋四战IPO


(资料图片)

近日,知名燕窝品牌燕之屋弃A赴港,再战IPO,这已是该品牌第四次冲击IPO,三次赴港一次冲A。

按照时间来梳理,2011年,燕之屋第一次冲击IPO,当时在港股提交了上市申请,但因“毒血燕”事件爆发而失败;十年后,也就是2021年,燕之屋再次冲刺港股,但却始终等不来聆讯的消息,彼时有分析认为,合规性可能是燕之屋无法在港上市的原因;同年年底,燕之屋转战A股,但2022年9月,在发审会前一天该公司主动撤回上市材料;两个月后,燕之屋又重启A股上市计划,并向中国证监会厦门监管局提交了辅导备案材料,直到6月12日,港交所突然披露了该公司递交了申请上市的材料。

由此可以看出,燕之屋冲刺“燕窝第一股”之路颇有些坎坷,但以业绩来论,却是相当亮眼,核心财务数据保持双位数增长。招股书显示,2020-2022年间,燕之屋实现收入13.01亿元、15.07亿元、17.3亿元,其间复合年增长率为15.3%;净利润1.23亿元、1.72亿元、2.06亿元,对应复合年增长率约为29.2%。

就市场地位而言,燕之屋的优势也十分突出。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2020-2022年,燕之屋是全球零售额最大的燕窝产品公司,2022年全球市占率达到4.1%。此外,2022年在中国的燕窝产品市场上,以燕窝专营门店数量和中国检科院认证的进口数量计算,燕之屋亦排名第一。

招股书还显示,燕之屋目前主要有三大产品类别:纯燕窝产品、燕窝+产品及+燕窝产品,纯燕窝产品主要包括:碗燕;鲜炖燕窝;冰糖官燕;干燕窝。其中碗燕是公司的主力产品,报告期贡献营业收入占比分别为43%、44%和39%。

报告期内,碗燕更是处于持续提价状态,平均售价从2020年的每碗163元涨到了2022年的每碗174元,公司整体销售毛利率从42.7%提升到了50.8%,其中碗燕的最新毛利率高达61.6%。同时,公司的门店数量也回到了十几年前“毒血燕”风波之前的高峰,甚至超过了当时的峰值。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线下销售网络由89家自营门店及225名线下经销商组成,涵盖中国615家经销商门店。

三年花掉8.3亿广告费

虽说燕之屋业绩亮眼且毛利率超50%,但公司销售费用也畸高。

具体来看,2020-2022年,燕之屋的销售及经销开支分别为3.18亿元、3.99亿元及5.04亿元,分别占当年营业收入的24.4%、26.5%及29.1%,三年时间仅销售费用便超过了12亿元,处于持续走高状态。

销售费用中,广告及推广费用又占据绝对大头,分别占到2020年、2021年及2022年销售及经销开支总额的74.3%、67.4%及64.8%。具体来看,报告期公司的广告及推广费为2.35亿元、2.69亿元、3.26亿元,合计达到8.3亿元,报告期三年公司净利润总和也才5.01亿元。

相反,公司报告期内的研发费用只有千万级别,分别是1768万元、1898万元和2432万元,只有销售费用的约5%,而研发费用增速也明显低于销售费用增速。从人数上看两者相差也比较悬殊,截至2022年底,公司销售人员是622人,研发人员是46人,前者是后者的13倍。

同时,公司广告营销或面临一定的合规风险,营养功效也存疑。此前有媒体报道,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显示,燕之屋即食燕窝并未拥有药品、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批号。在去年4月的反馈意见中,证监会就要求燕之屋具体列表说明公司广告等相关宣传材料的具体宣传口径,相关宣传是否存在虚假宣传等合规风险,公司是否因此受到行政处罚等。

如今,行业争议仍旧存在,燕之屋再启IPO,能否踏上资本之路,仍需时间的考验。

关键词:
责任编辑: 梅长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