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智慧的父母,都是放风筝的高手
2023-07-04 10:29:45 来源: 顶端新闻
脱口秀演员李雪琴在青年谈话节目《荒野会谈》中讲起过自己的成长故事。 她小时候很调皮,父亲经常因此被老师请到学校去。 小学班主任的教育理念是"小树不修不直溜",而她的父亲认为:只要小树不长歪,长点枝丫是没有问题的。 在一次家长会上,班主任安排李雪琴的母亲回家查看她的手机,看看她每天晚上给哪个男孩子发短信。 那天,李雪琴晚自习后放学回家,母亲很严肃地对她说:"我打开你的手机点开信息图标的时候,一条都没看就关上了。但我非常有负罪感,在这里向你郑重道歉,我不应该做这样的事儿。"李雪琴说:"我从没有和父母发生过任何争吵,哪怕父母不在我身边,我也得到了所有应该得到的尊重。" 不少网友对此发表评论: "好羡慕,我也想要这样的父母"; "这才是命好呀,这样的尊重很奢侈,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得到"…… 可见,孩子都渴望得到父母的尊重和信任,而父母又都想给予孩子正确的教育和引导。 怎样才能达成双方之间的平衡呢?关键就看父母怎么做。 其实,养育孩子就像放风筝,有智慧的父母都懂得:风筝能飞多高多远,能不能飞得畅快,靠的都是自己手里那根线的放与收。

懂得放:培养孩子的成长自驱力


(相关资料图)

网上有一个话题:父母控制欲太强是一种什么体验?

这戳中很多网友的痛点:

"父母的眼睛像摄像头一样,时刻盯着我在做什么,一旦我没有认真学习就会批评我,他们越是这样,我越不想学习。"

"我已经三十岁了,妈妈还是会控制我穿什么衣服,完全不顾及我的喜好。"

控制欲过强的父母,有一个共同特征:总是不信任孩子,喜欢360度无死角地监控孩子。

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自我效能理论",指一个人能对自己进行主观评估,评估的结果将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行为动机和生活。

自我效能高的孩子,拥有很强的成长内驱力,他们明确地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带来怎样的后果,并有信心通过行动来实现目标。

而父母为孩子安排好一切,并且严格地控制孩子的生活,会剥夺孩子提升自我效能的机会,破坏孩子的成长内驱力,反而容易培养出没有独立生活能力、没有人生目标、缺乏责任感的孩子。

央视主持人敬一丹一直奉行"自主决定式"教育,她经常对女儿说的话就是:你自己决定。从穿什么衣服,到选择工作、选择恋爱对象,人生的每一步都给予孩子自主决定的权利。

女儿在陪敬一丹去北极旅行的时候,对北极向导的工作产生兴趣,并通过一系列的努力与测试,如愿成为当地第一位中国向导。

对此,敬一丹也会担心,孩子在那么远的地方,从事那样的工作有危险。但她说:"我一看到她(女儿)灿烂的笑容,我就想让她享受她的幸福吧。"

最好的父母,不必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每一步都用力做到100分,时刻拉紧手中的线。有时候,适当松手,做60分的父母是更好的选择。

将剩下的40分留给孩子,给他自主成长的空间,不仅家长减少焦虑与疲惫,还会让孩子体会到自我实现的乐趣。

在尊重、信任、自由的家庭氛围里长大的孩子,会拥有更强的成长自驱力,也更懂得为自己的决定而负责,为自己的热爱而坚持,为自己的生活而努力。

懂得收:培养孩子的边界意识

看到不少关于"熊孩子"的新闻:

一个15岁的男孩往电梯门和按钮上吐口水,视频被传到网上引发热议后,男孩妈妈说:"他还只是个孩子,才15岁,你们这样做是要毁了他吗?"

地铁站上有一对母女,母亲拎着大包小包的行李,女儿两手空空。因为母亲上错车,下车后,女儿用脚猛踹母亲和行李箱。

白岩松曾评论这种现象:"父母一定要先改变自己,否则熊孩子会越来越多。"

这些父母的身上也都有一个明显的特征:纵容,他们对孩子的不当行为没有进行及时管教。

就像完全松开手中放风筝的线,导致孩子失去方向感与是非观,未来,孩子也无法更好地融入集体、社会。

有远见的家长,都担得起自己的责任,从小就给孩子输送规则意识,告诉孩子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做与不做都会产生什么不同的结果。

《勇于管教》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如果悬崖边上设有栏杆,那么人就敢靠着栏杆往下看,因为不会害怕摔下去。如果没有栏杆,大家在离悬崖很远的地方就停住了,更别说站在悬崖边缘往下看了。"

这个栏杆就是"明确的边界"。

当孩子越过界限的时候,父母要及时收紧、牵引,明确地告诉孩子边界在哪儿,这样他们才能拥有飞翔的秩序感和安全感,收获更高层次的自由。

当然,"收"紧手中线,也要掌握方法和力度,让孩子在学会承担责任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父母的尊重与爱。

在《你好,小孩》一书中,作者李小萌提到,如果实在到了不得不打的地步,满足"狼爸"萧百佑在惩戒孩子时候的标准,可以把孩子的潜在伤害降到最低。

1.孩子第一次犯错不打,而是在尊重的基础上,跟孩子约定,下次再犯会挨打,也约定怎么打。

2.打的时候,不对孩子人身攻击,更不能说脏话。

3.打,不以发泄自己的情绪为目的,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4.打完就完,不啰唆、不扩散,父母负责缓解家庭气氛。

父母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是"爱"与"规矩"并行。

既能给孩子无条件的爱,让孩子知道无论发生什么,父母永远都会爱他。

又能在孩子走偏的时候及时收紧和牵引,有原则地教养出正直、有爱、有公德的孩子。

收放自如,打造和谐的亲子关系

在孩子的教育上,能收放自如的父母,既能承担约束与爱护的职责,又能让孩子在尊重、自由、舒展的环境里幸福成长。

这才是最好的亲子关系,就像李雪琴的家庭一样。

怎样成为这样的父母?不妨试试下面几种方法:

1、尊重规律,用放松的心态教养孩子

很多时候,父母的焦虑与控制欲,都是因为太着急了。

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种子,父母的职责就是相信孩子,保护他们绽放自我的愿望。

孩子最好的起跑线,不是在三四岁就会背多少古诗、会超前做多难的奥数题、会弹多少首钢琴曲,而是拥有尊重孩子个性和成长规律,用放松心态对待孩子的父母。

2、好好说话,做情绪稳定的家长

几米说:"小孩宁愿被仙人掌刺伤,也不愿听见大人对他的冷嘲热讽。"

愤怒地吼孩子、打击式地否定孩子,不仅对教育孩子没有一点用,还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导致亲子关系紧张。

耐心地倾听孩子的心声,真心地肯定孩子,情绪稳定地与孩子沟通,这是父母的必修课,也是孩子的内心对父母的渴望。

3、言传身教,做孩子最好的榜样

比起无休止的唠叨与要求,以身作则是更好的教育方式。

如果想让孩子爱上读书,家长要先有阅读的习惯;如果要求孩子诚信做人,家长要在生活中遵守诺言;如果想让孩子远离网络,父母要先放下手机……

4、用心去爱,和孩子站在一起打败问题

和孩子站在一起打败问题,而不是和问题一起打败孩子。

当孩子犯错误的时候,父母要告诉孩子错在哪里,并坚定地与孩子一起反思、承担责任;当孩子遇到无法处理的难题时,父母可以适当给予孩子支持与建议,鼓励孩子勇敢迎接挑战……

拥有在教育上"收放自如"的父母,孩子永远不会陷入绝望、走入绝境,因为他们知道,身后一直有人在无条件地爱他、支持他。

养育孩子就像放风筝,亲子关系的线就在父母的手中。

而"放手"与"约束"的平衡点到底在哪里,永远没有标准答案,需要父母们用心去学习和寻找。

真正爱孩子的父母,都是60分父母。

用60分承担养育孩子的责任,为孩子营造适合成长的氛围,支持孩子的向上成长。

同时,在孩子方向失控的时候,绝不手软,果断收紧手中线。

剩下的40分留给孩子,让孩子在自由的空间里寻找热爱,感受幸福,成长为最好的自己。

在这个过程中,父母要少一些干预与控制,孩子倒一倒、歪一歪都没关系,这是学会飞翔的必经过程。

在父母松弛有度的牵引下,孩子才会飞得不急不躁、不卑不亢,因为他知道,身后的那根线是飞翔的底气,也是温暖的归途。

重道歉,我不应该做这样的事儿。"
关键词:
责任编辑: 梅长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