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一代文豪苏轼,崇宁元年(1102)六月葬汝州郏城县小峨眉山下。苏轼三子苏过和他的长兄苏迈之子苏符,在苏轼坟旁搭盖“墓庐”小屋居住,守护坟墓直到崇宁二年(1103)7月服除。苏过在郏城小峨眉山守丧居住期间,在他守墓诗《北山杂诗》十首其五,留下在小峨眉山“半臂换汤饼”的记载。
△河南郏县三苏(苏洵、苏轼、苏辙墓)园外景
何谓“半臂”?宋代称半截袖为半臂。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载:半臂又称半袖,无领或翻领、对襟或套头的短外衣,它的特征是袖长及肘,身长及腰。何谓汤饼?《中国烹饪辞典》載,汤饼即汤煮面条一类的古称。
据巫启祥《面条史话》面条相传起源于东汉时期。把面和水搅拌后,揉搓成饼状,然后下锅入汤煮食,故而称之为“汤饼”。“汤饼”到了唐宋演变为长细条。苏轼的《过土寨》有:“汤饼一杯银线乱,蒌蒿如箸玉簪横”诗中“银线”,是形容汤饼的色泽如银,形状似线。《温陶君传》中则形容他“白晳而长”。《过土寨》诗收入《苏轼诗集》卷四十。苏轼还自称“汤饼客”。熙宁六年,苏轼在杭州任通判,应邀参加同事陈述古弟弟“汤饼宴并作《賀陳述古弟章生子》诗,诗中有“甚欲去为汤饼客,惟愁错写弄麞书”。
苏轼的《温陶君传》不仅勾勒出了中国热汤面条发展史的轮廓--取麦,将麦磨破取粉,用筛罗筛去麸皮,取细面粉,加水在凹的容器中揉和,将面铺开擀切成条,将面条下沸水锅中至熟,进而将面条配蔬菜、羊肉、酱品共同烹制,也就成了人们“相见恨晚”的美食,也奠定了他在中国面点文化史和假传体文学上的地位。《温陶君传》收入《苏轼文集》卷十。传主“石中美”,即“食中美”,指面条为食物中的佳美者,其字“信美”,即的确美的意思,“中牟人”指“石中美”的祖籍,中牟在河南鹤壁市西,为战国时地名,是古时候著名麦产地。“石中美”本姓“麦”,等到已经破碎之后,随着它的母亲罗氏(筛罗),离开其夫(麦麸皮)而嫁给石氏(按指食氏),从而顶用其姓。“石中美”的父亲周代卜筮官之长卜正,以“三易”之“连山易”占卜,其“师”卦、“革”卦上说,它在土中生,在水中成,在火中变,因“坎以鞣之”(指揉之,揉面),”因坤以布之”(展露出柔顺含容之像),用釜来将其煮熟,用嘴来吃它(纳人口中),用肚腹来藏纳它,美味就在人的腹中而舒畅可以达到四肢。适宜吃温陶的人喜欢它能吃得肚子饱鼓鼓的,不适宜吃的人害怕吃它就会成为心病(按:意为不消化,积食成病)。“石中美”后得到同乡储子(厨子)的主意,将其下锅在沸水中煮,等熟了,也就成了温陶,“石中美”的样子“白晳而长”,又温热又柔韧,在各种食品中变得最为有名。“石中美”后被推荐给秦王,并和田里的蔬菜、肥乡的羊肉、豆酱坊的咸味调料一同被王召见,王“见之甚喜”,“赐爵士,更上食”,“石中美”封邑“温、定陶二县,号温陶君”。温陶君的“子孙”有浑氏(馄饨之类)、扈氏(糊面条)、索氏(索饼类)、石氏(食氏,泛指面食类)“四大家族”。
“汤饼”苏轼称之“食中美”“信美”。崇宁元年苏轼葬郏,小坡苏过为其父守丧“归来逢岁恶”,故有在小峨眉山“半臂换汤饼”之举。

- “照亮”肌肤之美:BENEV贝妮芙小金瓶加固皮肤青春态在当今社会,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广大求美者对于护肤的...
- 左剑:如此投资廿一年左剑身上,有太多地方令人好奇。他过往管理的代表产品,历史...
- 品质与品牌成就跨境“双核”竞争力 义乌Chinagoods用“出海联盟”寻求再增长义乌不仅有全球最大的小商品供应链,也是从“生产到品牌”的...
- 鼎力支持!2023业之峰杯青少年桥牌精英赛成功举办7月19日-22日,2023年“业之峰杯”中国桥牌青少年精英赛成功...
- 山东金元农业种植金线莲金线莲源头厂家种苗繁育、研发、销售为一体的产业基地。公司...
- 北向资金是什么意思?跟着北向资金买股票可行吗?
2023-07-07 14:35:28
- 如何区分大盘股和小盘股?小盘股与小票股的区别?
2023-07-06 16:34:04
- 高位横盘是什么意思?高位长期横盘的股票意味什么?
2023-07-05 15:40:11
- 股票型基金怎样选择最佳买点?股票基金的筛选指标有哪些?
2023-07-04 11:21:51
- 港股通标的股票是什么意思?港股通能交易哪些港股?
2023-07-03 16: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