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县:用活“四字”诀 助企大提升
2023-06-07 02:27:33 来源: 大河网


(资料图)

今年以来,淅川县行政审批系统聚焦优化营商环境政务服务提升,指导市场监管局窗口对照“六最”营商环境目标,聚焦市场主体生命全周期,采取“进销留转”措施,服务市场主体快生多生、做大做强,为县域经济减束缚、添动力。今年1至2月全县新增市场主体1780户,同比增长163%,实现“开门红”。

“进”。持续放宽市场准入。针对企业开办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中阻梗”问题,该窗口自查自纠、梳理职责,同时健全制度,用采取容缺受理、线下一窗办、线上一网办、7×24小时智能办、“保姆式”帮办、跨省通办等方式,优化企业开办流程,提高开办便利度,压减开办材料、环节、时间和成本,促进市场主体快生、多生、优生。

“销”。努力破解注销难题。以优化营商环境为抓手,围绕工作作风、办事效率等方面开展日常巡查,推动串口实施市场主体简易注销改革,扩大简易注销适用范围,推行证照注销跨窗口联办,让市场主体“全身而退、愉快注销”,并加快“僵尸”企业清理,快速释放市场资源。

“留”。营造宽松市场环境。要求窗口切实履行服务职能,让市场主体留得住、活得好,减轻负担。全面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拓展跨部门联合抽查范围,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联合抽查率由30%提高至60%,根据企业信用等级实施分类分级监管,差异化抽查比例达到60%以上,减轻市场主体迎检负担。建立信用修复响应机制,主动提醒符合条件的企业开展信用修复1856次,做到“应修复、尽修复”。联合多部门制定包容审慎监管方案和轻微违法免罚清单,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给予1-3年包容期,强化行政指导等柔性监管手段,让企业放下包袱、一心一意谋发展。在监督检查中,对该局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充分采取第一种形态,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及时为企业排忧解难。

“转”。服务企业转型升级。对企业转型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运用好“帮办代办”职能,提出相应的改革意见,切实有效的帮助企业依据自身特色转型升级。搭建“政银企”融资平台,引导企业利用专利、商标进行质押融资,破解融资难题,12家企业与银行初步达成专利商标权质押融资意向。(薛小磊 贾晓飞 高飞)

关键词:
责任编辑: 梅长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