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文:
2、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3、出自春秋孔子《论语·为政篇》中的第4章。
(资料图)
4、译文:
5、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6、注释:
7、(1)有:同“又”。
8、(2)立:站得住的意思。
9、(3)不惑:掌握了知识,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
10、(4)天命: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11、(5)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一般而言,指对那些于己不利的意见也能正确对待。
12、(6)从心所欲不逾矩:从,遵从的意思;逾,越过;矩,规矩。
13、扩展资料
14、《为政》篇包括24章。本篇主要内容涉及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如何谋求官职和从政为官的基本原则、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孔子本人学习和修养的过程、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以及对孝、悌等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述。
15、《为政》对为政之道进行了系统、深刻的概括与总结,有宗旨、有纲领、有细目,是孔子及其儒家学派有关政治性质、理想、实践环节的理性认识的集中反映,也是儒家道德政治的鲜明体现,言简意赅,胜义迭呈。
16、在第四章节,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
17、就思想境界来讲,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五十、六十岁是安心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作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的境界。
18、孔子的道德修养过程,有合理因素:第一,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击,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这两点对任何人,都是适用的。
19、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论语·为政
本文到此讲解完毕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 “照亮”肌肤之美:BENEV贝妮芙小金瓶加固皮肤青春态在当今社会,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广大求美者对于护肤的...
- 左剑:如此投资廿一年左剑身上,有太多地方令人好奇。他过往管理的代表产品,历史...
- 品质与品牌成就跨境“双核”竞争力 义乌Chinagoods用“出海联盟”寻求再增长义乌不仅有全球最大的小商品供应链,也是从“生产到品牌”的...
- 鼎力支持!2023业之峰杯青少年桥牌精英赛成功举办7月19日-22日,2023年“业之峰杯”中国桥牌青少年精英赛成功...
- 山东金元农业种植金线莲金线莲源头厂家种苗繁育、研发、销售为一体的产业基地。公司...
- 北向资金是什么意思?跟着北向资金买股票可行吗?
2023-07-07 14:35:28
- 如何区分大盘股和小盘股?小盘股与小票股的区别?
2023-07-06 16:34:04
- 高位横盘是什么意思?高位长期横盘的股票意味什么?
2023-07-05 15:40:11
- 股票型基金怎样选择最佳买点?股票基金的筛选指标有哪些?
2023-07-04 11:21:51
- 港股通标的股票是什么意思?港股通能交易哪些港股?
2023-07-03 16: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