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里“真医生”说的话一定对吗?上海多名医生这样说
2023-05-09 17:09:39 来源: 上海辟谣平台

最近,上海辟谣平台根据网友提供的线索,揭露社交平台上不可相信的“鹤发童颜”“不传秘方”(具体可参看《103岁老中医仙逝前透露惊天秘密?真相来了》)。

调查发现,社交平台的“医学科普”“养生秘方”等信息鱼龙混杂,发布者身份也非常多样。其中,既有养生机构或商家通过移花接木、后期编辑炮制的“老中医”“医护人员”,也有已经通过社交平台身份认证的医护人员在介绍医疗知识。那么,他们说的内容都靠谱吗?

“医疗科普”变成为“医疗消费”导流


(资料图片)

“不管你是中医馆、牙科养生还是鼻炎馆还是民营医院,只要是与医疗相关的,不用认证直接利用平台做推广……”在某短视频平台上,有不少主播发布了了这方面的内容。没有医疗资质的个人或机构推广医疗内容能冒充通过认证的?

有mcn机构的主播表示不认证也可以进行医疗服务推广 本文图片均为 上海辟谣平台 图

某MCN机构(俗称“网红孵化机构”)主播直言:“没有认证有没有认证的做法,比如账户名字不能认证,但是形象设计可以向专业人士靠拢。而且,怎么拍视频、怎么推广也是有讲究的,可以参考我们的课程”。

他说,在社交平台,很多具备执业资质的个人或机构之所以会进行“医学科普”,也是为了将平台流量变现,推广产品或服务,“认证和不认证差别不大。”

对此,有的MCN机构还整理了“实操课程”。例如,某机构将医疗项目分门别类,并对不同平台的运营特点进行分析,表示有无医护执业资质的个人或机构都可参照学习,51节课定价179元。主播说,购买后还可以加入辅导群,有“专业老师”指点。

某MCN机构的“培训课程”

“这一点都不意外,没有医疗资格的机构或个人学习MCN机构的‘经验’,有些通过认证的个人和机构账号,也是由MCN代运作的。”上海某三甲医院医生曾勇(化名)说,行业里确实有不少医护人员在社交平台开设账号,运营目的不同,方式也不一样。

具体来看,社交平台的“医疗科普”主要有两大类主题:一类是严肃科普,一类是医疗消费科普。后者的主题有养生保健、医美整形、口腔、眼科等,民营医疗机构或不具备医疗资质的机构开设的账号比较偏爱这部分内容。在那些推广“医疗消费”的账号中,很多内容经不起推敲。比如,有的医美项目使用的案例来自海外机构的官网,行家一眼即可识别;还有的内容违反了医学常识,涉嫌夸大治疗效果或将不可同时进行的治疗项目叠加,观看者若相信,很可能被误诊误治。

曾勇还观察到,很多涉医账号的最终目的是推动观看者选购服务,所以就算是有执业资质的“真白大褂”,他们在介绍内容时也存在“导医”“导药”倾向。

部分涉医短视频账号的主角穿着“白大褂”或“手术服”推销产品,然后用小字表示他们不是医生

事实上,监管部门已经注意到这一情况。今年3月28日,国家市场监督总局发布了《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明确禁止以介绍健康、养生知识等形式,变相发布医疗、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广告,该规章自今年5月1日起执行,为“假科普、真带货”的直播形式戴上紧箍。

部分平台也注意到MCN机构对涉医账号的影响,出台了限制规范。有平台发布了《不支持医疗健康认证账号交由MCN代运营》《调整医疗健康认证账号(含机构)私信、粉丝群互动功能》等公告,限制医疗健康认证账号的向外导诊、二次带货等现象。但从实际调查看,仍有MCN通过不同方式支持涉医账号引流导诊,平台的自律规范是否有效还有待观察。

在这种情况下,公众有必要对社交平台上“白大褂”留个心眼。

涉医科普内容仍要严格把关

今年2月,热门健康医疗博主“烧伤超人阿宝”通过认证微博“吐槽”:“没有吹不了的牛皮,只有无底线的骗子”,内容直指社交平台那些低质量医疗科普短视频。

@烧伤超人阿宝 微博截屏

在上海一家社区医院工作的范明明(化名)也有同感,“有些‘白大褂’看似在做严肃类的医疗科普,但说的内容不可全信。”

她觉得,社交平台上的“真医生”可以分为知名医生、普通医生、推广医疗消费的医生等几类,“即便是前两种医生做严肃科普,内容质量也与个人水平密切相关。有的医生所在的医院不太知名,医生为了打造个人IP,热衷于通过社交平台做视频,但受制于从业经历,有些内容水分很大。”

范明明举例,在其所从事的领域中,有好几名年轻的网红医生,都来自正规医院,“但他们的从业资历比较浅,对有些治疗方式的理解并不准确,甚至在短视频中分享的治疗方案完全是错误的。结果,病人看完这样的视频,要求其他医生照着短视频的介绍做,不做就是乱收费。这就让我们很为难,得花很多时间向病人解释。”

她说,不同医生各有专攻,虽然有全科医生,但总体仍是“隔行如隔山”。所以,如果视频中的妇产科医生在介绍精神科内容、呼吸科医生在科普外科知识时,那可信度更低。

在上海另一家三甲医院工作的刘琛(化名)也说,严肃医疗科普视频的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就他了解,有些短视频账号虽然是个人IP,但背后是团队作战的成果,目的是提高内容准确性,“短视频科普的效果还是挺好的,能用最短的时间、最通俗的语言,把比较复杂的医学知识讲清楚。有时候,病患对疾病或诊疗方式的理解就卡在某几个点上,看了短视频的解释后会豁然开朗,这对医患双方都有好处。”

但他觉得,对大部分普通人来说,很难分辨“真医生”说的专业知识是否靠谱,所以需要多管齐下,进一步规范社交平台上的医学科普内容。

一方面,平台要承担审核责任,既要杜绝“假医生”登场,也要审核“真医生”介绍的内容。比如,通过设立专业人士联盟、加强平台审核等方式,减少“导医”或误导信息的传播。

另一方面,对有志于短视频科普的“真医生”和正规医疗机构来说,要对科普内容负责,用心做。“有些团队打造的IP背后,本来就有医院或科室的官方公众号、微博等,可以将个人IP账号与官方账号联动,确保出镜医生介绍与官方介绍相匹配。”刘琛建议。

最后,观看者要牢记,在社交平台上,哪怕是“真医生”分享的内容也只能作为参考,求医问诊仍应前往正规机构,对症下药。

(原标题:《短视频里的“真医生”竟然说假话?上海多名医生这样说》)

关键词:
责任编辑: 梅长苏